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胡樹飛(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6月26日,由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會、《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編輯部、鄭州大學主辦,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承辦的“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會第51次學科論壇、中國共產黨百年建設史與黨的建設學科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在鄭州大學舉行。
會上,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咨詢委員會主任、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首席專家徐光春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主旨報告。他強調,要從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和21世紀馬克思主義高度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意義和理論價值;從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角度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政治意義、實踐意義,更好地認識其對于世界社會主義、發展中國家及全人類的重大貢獻。
鄭州大學黨委書記、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宋爭輝圍繞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從遵從學科建設規律、拓展學科內涵和重點內容、突出學科建設重點任務、回應關切時代重大問題、夯實學科建設條件保障等五個方面,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國高等學校最鮮亮的底色,必須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戰略要求出發,全面建設一流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
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會副會長、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佘雙好代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會致開幕辭,并對黨的建設學科提出思考和建議。一是黨的建設學科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這個一級學科中最年輕也發展最快,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二是黨的建設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主體,必須將黨的建設作為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進行研究,積極推進黨建學科體系建設。
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王樹蔭從科學定位、合理布局、加強建設三個層面就加強黨的建設學科作主旨報告。他提出,一是要對黨的建設學科進行科學定位,妥善安排,高度重視、調整和謀劃該學科;二是合理布局,將黨建學科發展納入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框架,加強交叉學科和二級學科建設,推進中共黨史、黨的建設學科深化發展;三是正確認識黨建學科與其他二級學科的關系,系統性地推進黨的建設學科建設發展。
河南省社科聯黨組書記、主席李庚香從“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融通性”等入手,提出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世界觀、方法論、認識論方面具有融通性。要用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構建具有強大凝聚力、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陳金龍、燕連福、王建華、蔣永穆、周良書、蔡文成、劉呂紅等21位專家學者圍繞“黨的集中領導制度的百年演進歷程”“中國特色政黨制度的比較優勢”“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故事”“門檻與范式原命題研究凝聚黨建學科研究共識”“馬理論學科建設在馬院發展中的著力點、定位和措施”等主題作會議發言。
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呂紅在總結會議時表示,與會者從不同角度全面回顧黨的建設百年歷程、總結黨的建設的歷史經驗,對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二級學科發展具有重大理論和實踐意義。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將以此為契機,加強學科的內涵建設、拓展科學建設內容,加快形成基礎穩固、交叉滲透、協調發展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