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光明網訊(記者 李澍、王曉秋)2020年12月5日,由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大學研究基地、中國馬克思主義與文化發展研究院主辦,《山東社會科學》編輯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編輯部協辦的“中國共產黨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學術研討會在北京交通大學舉行。來自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廣西師范大學、北京市委黨校、山東省委黨校等高校院所和研究機構的近百名學者,以及《中共中央黨校學報》《教學與研究》《思想理論教育導刊》《中國社會科學報》,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中國共產黨》、光明網和中央編譯出版社、人民出版社等多家期刊和媒體代表參加會議。
北京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郭海出席會議并致辭。郭海介紹了學校的悠久歷史、辦學條件、育人成效和服務國家建設的貢獻,以及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發展歷程、師資隊伍、科研平臺和學科學位點建設水平,肯定了學校作為百年理工科重點高校在人文社會科學建設方面的深厚底蘊。他指出,在全國各族人民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喜迎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之際,“中國共產黨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學術研討會的隆重召開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希望本次研討會與師生們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產生新的思想啟迪,并預祝本次大會圓滿成功。
《山東社會科學》主編劉要停在致辭中表示,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之際,此次會議恰逢其時,并代表在座學術期刊的主編們對各位領導、專家蒞臨指導表示熱烈歡迎。劉要停概括了當前學術界的研討熱點,并強調了研究中要注意的問題。
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圍繞如何把握學習“四史”的主題和本質做了主題報告,他指出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學習中要分別突出英雄、復興、創新、信仰等主題。并表示研究歷史應堅持的最根本原則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對于研究歷史的方法問題,文獻研究法是一個史學的重要方法,但不能包治百病,主要應用于文獻的文本考察和思想發展史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辛向陽圍繞如何理解和把握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于堅持系統觀念的精神作大會報告,認為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蘊含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體現了系統觀念的科學內涵;同時要注重深入學習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把握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研討會四個階段的大會主題發言環節分別由《山東社會科學》主編劉要停、《中共中央黨校學報》副主編劉學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副主編趙英臣、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劉秀萍主持。
首都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楊生平,《教學與研究》雜志副主編、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侯衍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青年長江學者趙義良,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建研究所所長王久高,中國社科院大學教授吳波,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趙淑梅,山東省委委黨校科社部主任張傳鶴,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王海軍,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編輯王麗,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士海,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孔明安,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智,廣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湯志華,中央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宮玉濤,北京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吳寶晶,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何玉芳,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施惠玲等圍繞會議主題作大會報告,就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思考進行了交流探討。
中國農業大學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王琳、中共北京市委黨校副教授劉漢峰、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裴植副分別對第一、二、三分論壇討論情況進行了匯報發言。
大會開幕式由北京交通大學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大學研究基地執行主任、中國馬克思主義與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韓振峰主持。大會閉幕式由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高正禮擔任主持,高正禮在總結中表示,認為本次研討會具有時機良好、主題鮮明、響應熱烈、層次高端、會風端正等特點,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學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擔當與責任。
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本次會議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契機,圍繞“中國共產黨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把會議研討與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這一重大政治任務結合起來,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結合起來,深入探討和研究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共產黨的輝煌歷史和豐功偉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部署、“四史”學習的主要精神和重要意義等,全面回顧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的發展歷程,科學總結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取得了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