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新聞背景:“志在頂峰者,不會半坡退卻。信念迷失者,常有歧路彷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就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戰爭年代的浴血奮戰到和平年代的經濟發展,不同時代、不同行業千千萬萬的共產黨人,用行動生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真義,詮釋了共產黨人信仰的時代內涵。可以說,信仰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如何更好地理解中國共產黨人的信仰呢?就此,光明網記者采訪了原中央軍委辦公廳主任、中國國際戰略學會高級顧問程建寧,以下為采訪實錄。

?

  一、什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信仰?

  有人曾這樣說:小溪途徑九曲十八彎,依舊引吭高歌,因為它有匯入大海的信仰;大雁飛行千里,不畏艱辛,因為它有擁抱溫暖的信仰;臘梅傲雪挺拔,不畏嚴寒,因為它有散發幽香的信仰。那么,對于漫長的生命之旅來說,引導人生方向的燈塔是什么呢?只有信仰。明確了信仰,才會有一個堅定不移的奮斗目標。信仰是火,點燃希望的燈;信仰是燈,是照亮前行的路。對那些不懈追尋真理的先驅們來說,追尋馬克思主義真理,才是有意義的人生。擁抱馬克思主義真理,才能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共產黨人的信仰就是馬克思主義,是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而奮斗終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共產主義信仰激勵了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前赴后繼、英勇奮斗,成千上萬的烈士為了這一信仰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建立共產主義社會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崇高理想,這個崇高的理想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不能動搖,否則,就會失去前進的方向。一個人只有把自己與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才能體現愛黨與愛國、理想與現實,做事與做人的統一,才能充分展示人生價值。

  我是抗美援朝時期參加空軍的一名知識青年,退休以后主編了《悠悠藍天情》,主要反映那一代人難以忘懷的事跡。我先舉書中的兩個例子。一個是韓德彩同志,他是志愿軍空軍戰斗英雄的代表,1953年4月7日,年僅20歲的他一出戰就擊落了美國雙料王牌飛行員費席爾的戰機(美軍規定擊落5架敵機為“王牌飛行員”,擊落10架以上為雙料“王牌飛行員”),創下了世界空戰史上的一個奇跡。他共擊落敵機5架,獲得了“二級戰斗英雄”稱號及朝鮮一級國旗勛章和二級自由獨立勛章。

  另一個是空軍飛行員李賢鳳同志,在我國進行的熱核彈爆炸試驗中,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去穿越蘑菇云采集放射性微粒樣品。他在接到任務后沒有退縮,而是默默寫好了遺書。團政委在戰前動員會時說:“選你們執行任務是領導對你們的信任,你們都是打過仗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道理我就不講了,你們自己會想通的。”團長說:“我先沖進去,如果兩分鐘我沒出來,你們就不要進去了。”團長穿越后,李賢鳳同志也飛進了蘑菇云層中。進入云層后就像卷入一個黑洞,飛機上下顛簸千余米,無線電信號沒有了,飛機被濃煙、火焰包圍,火花四濺,劈啪作響。但視死如歸的信念和戰斗意志為他定神把舵,最終勇敢地完成了任務。

  這兩個例子是千萬英雄人物的代表,這就是那一代人終其一生為信仰的實現而英勇奮斗到底的生動案例。

  今年10月23日,我們隆重集會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歷經兩年零九個月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十九萬七千多名英雄兒女獻出了寶貴生命,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鍛造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這就是: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斗的國際主義精神。這五種精神最本質、最核心的特征就是: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無比堅定,對中國共產黨絕對忠誠,對祖國和人民無限熱愛。有了這種信仰,就一定能夠激發出無往而不勝的強大力量,就一定能夠不斷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彩華章!

  二、寄語當代共產黨人:如何樹立信仰?

  一是要充分認識樹立信仰的重大意義。對信仰不能避而遠之,更不能認為信仰根本不存在。信仰是一個“總開關”,一切東西都由它啟動;如果“總開關”出了問題,其他一切都不靈了。所以,我們要樹立崇高的信仰,解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些根本問題。不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的人生之路就會搖搖晃晃,以致掉到泥坑、陷阱里去,也很容易偏離方向,做出違背黨和人民的事情來。

  二是樹立信仰要經過學習—思考—實踐這三個環節。通過學習,了解什么是馬克思主義;通過思考,回答“我為什么要選擇馬克思主義”;通過實踐,驗證檢查自己的言論和行動是否符合馬克思主義。其中實踐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歸根結底要看行動。有人講得好,“信仰之花需要一言一行去澆灌,信仰之志需要一舉一動去踐行。”實踐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求真務實。學習—思考—實踐的過程要反復進行,不斷鞏固充實,如果停止了,就會掉隊。

  三是要堅守信念,接受各種各樣的挑戰。我們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四種危機”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一個有堅定信仰的人,在個人利益和整體利益發生沖突的時候,就能夠做出正確抉擇。

  四是樹立信仰,不僅要堅守,而且要傳播、充實,使之不斷發揚光大。一名黨員,就是黨的一個標桿,群眾總是通過黨員來看黨的。很多青年朋友積極要求入黨,這是好事。但如果你自身離黨的要求比較遠,或者光想通過人黨來取得一些利益,那就暫時還是不要入了。

  三、走在時代前列,追隨信仰之光

  新時代的信仰,是在百年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疊中生長的,從而具有新的特點。我感觸最深的有四個特點,即理論的首創性、忠誠的絕對性、使命的世界性、斗爭的復雜性。

  理論的首創性。這里說的“理論”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由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構成,內容非常豐富。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被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鄭重地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憲法,實現了國家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全社會共同意愿。

  那么“首創性”又是指什么呢?這要放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大視野下才能看得清楚。縱觀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馬克思、恩格斯的學說被稱為“19世紀馬克思主義”,因為這一學說的研究對象是19世紀世界資本主義典型樣本——西歐樣本,它第一次破解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之謎”,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推動社會主義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飛躍。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以鄧小平理論為首創成果和基本內容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可以稱為“20世紀馬克思主義”,因為其研究對象是20世紀世界上最偉大的社會主義樣本——蘇俄和中國,這是20世紀社會主義運動的中心地帶。這一理論成果,指引了俄中兩國各自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和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深刻改寫了20世紀國際政治結構和地緣政治格局,極大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可以稱為“21世紀馬克思主義”。這同樣是與其研究對象、世界意義、實踐成效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首先,這一思想的研究對象是世界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樣本——21世紀的中國樣本;其次,這一思想的理論價值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難題提供了中國方案,為建設美好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最后,這一思想的實踐成效深刻改變了中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為世界社會主義事業走向振興的中流砥柱。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完全可以說,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首創性,它必將成為而且一定要成為中國社會在未來更長時間內堅定不移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以它為指導,中國社會就可以更加信心百倍地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會在新時代越走越寬廣。

  忠誠的絕對性。對黨絕對忠誠,關鍵在“絕對”兩個字,就是唯一的、徹底的、無條件的、不摻任何雜質的、沒有任何水份的忠誠。中央反復強調要做到“兩個維護”,因為這是對黨忠誠的重要表現。“兩個維護”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的重大政治成果和寶貴經驗,是全黨在革命和建設中鍛造形成的共同意志,是重要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必須牢牢把握“中國共產黨領導”這一最本質的特征和最大的優勢,而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就要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使命的世界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中國道路打破了西方發展路徑“唯一正確”的神話,它不僅帶來了經濟的高速發展,還帶來了穩定的社會秩序和人民的安居樂業。中國道路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昭示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中國道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推動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和建設。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唯有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才能把握自身命運,共同創造人類美好的未來。這個時代特點,要求中國共產黨人立足中國,放眼世界。既為中國人民謀幸福也為全世界人民謀幸福,為全人類解放而英勇奮斗。

  斗爭的復雜性。從我國國情看,我國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帶來一系列新的問題。從世情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呈現,并在急劇地深入發展。從黨情看,我們黨面臨的長期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具有尖銳性和嚴峻性。全面從嚴治黨的任務十分艱巨,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奪取反腐敗斗爭完全勝利、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增強執政本領等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四大考驗”“四個危險”中的任何一個經受不住,都可能導致黨的垮臺,社會主義變質變色。

  綜上所述,我們就可以深刻理解為什么黨中央反復告誡全黨“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他還說,領導干部要經受嚴格的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在復雜嚴峻的斗爭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真正鍛造成為烈火真金。堅強的斗爭精神正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信仰的集中體現。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小到一個人、一個集體,大到一個政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會愈挫愈奮、愈戰愈勇,否則就不戰而敗,不打自垮。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對馬克思主義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撐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共產黨的信仰,不應該墨守成規。只有那些緊扣時代脈動、符合時代要求、追尋時代潮流的人們,才能走在時代前列。

  (光明網記者劉夢甜 采訪整理)

責任編輯:李澍

欄目簡介

《“五老”評熱點》是光明網最新推出的一檔有聲互動節目,聚焦當前社會發展、社會主義核心體系建設中的熱門話題,邀請“五老”(即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授、老模范),以“有聲評論”的方式,理論聯系實際地進行深入解讀。

往期回顧

聯系我們

如果您也是“五老”中的一員,愿意與網友分享自己對于新聞事件的看法,歡迎將您的個人簡介及聯系方式發送至wulao@gmw.cn,我們將及時回復您的來信。

欄目策劃:光明網理論部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