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10月14日,2020年扶貧日系列論壇“光明扶貧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主題為“光明扶貧——托起貧困白內障患者的希望”,展示光明扶貧工程實施以來取得的成績,交流工作經驗,組織動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研討做好下一階段光明扶貧工程思路。論壇由國務院扶貧辦政策法規司、國務院扶貧辦社會扶貧司、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指導,中國扶貧志愿服務促進會、全國防盲技術指導組主辦。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夏更生、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衛生健康監察專員焦雅輝致辭。
“光明扶貧工程”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務院扶貧辦組織發起,中國扶貧志愿服務促進會具體實施的健康扶貧公益項目,目的是對建檔立卡貧困白內障患者實施免費手術救治,讓更多白內障患者解除病痛、重見光明,讓更多的扶貧對象變成脫貧主體、攻堅力量,項目于2018年3月啟動實施,至今2年多時間。
國家衛生健康委與國務院扶貧辦共同制定方案、共同啟動實施,安排各地衛生健康委和全國防盲技術指導組加大支持。醫保系統及時做好醫療費用報銷,減輕患者看病負擔。各地充分發動村醫、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等基層工作人員,動員和組織群眾做好白內障篩查。各定點醫院精心施治,提供優質醫療服務。愛心企業、愛心人士廣泛參與,累計為項目捐贈超過1億元。中國扶貧志愿服務促進會、中國社會扶貧網等發揮平臺紐帶作用,全力推進項目實施。各方面各司其職、協調配合,工作機制運轉順暢。截止2020年9月30日,光明扶貧工程已在全國貧困地區1500多家定點醫院救治建檔立卡貧困戶患者237057人,并將救治情況與建檔立卡數據庫進行比對核實,確定后的名單在中國社會扶貧網進行公示。2020年,“光明扶貧工程”力爭達到救治貧困地區建檔立卡貧困戶患者30萬人的目標。
國務院扶貧辦夏更生副主任指出,“光明扶貧工程”從實施情況看,有三個特點。一是規模大,“光明扶貧工程”已經成為規模最大的白內障救治公益性項目;二是參與廣,“光明扶貧工程”得到相關部門、社會各界大力支持;三是效果好,通過對貧困白內障患者救治進行補助,極大緩解了患者病痛,改善了生活質量,既治了眼,也扶了貧。“光明扶貧工程”是一項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需要堅持做下去,做出品牌、做出影響,做出貧困白內障患者深深的獲得感、幸福感。同時要求在下一步工作中要保持延續性,“十四五”期間,國家將設立過渡期,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返貧,“光明扶貧工程”要繼續做下去,形成長效機制;要保持開放性,繼續組織貧困白內障患者接受救治,并給予適當資助,實現免費手術救治。要保持創新性,要優化項目實施流程,將權限和責任下放到定點醫院,進一步加快救治和撥款速度。要開拓思路,策劃一批有影響力的宣傳活動,讓公眾知曉、社會認可、老百姓認賬,讓更多社會力量參與支持項目開展。要保持公開性,要將救治情況與建檔立卡數據庫進行比對核實,確定后的名單及時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國家衛建委醫政醫管局衛生健康監察專員焦雅輝在致辭中對光明扶貧工程給予肯定,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希望;國務院扶貧辦社會扶貧司曲天軍圍繞動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做主題發言。中國扶貧志愿服務促進會、全國防盲技術指導組、捐贈企業、復明患者代表從不同角度表介紹了“光明扶貧工程”的實際情況;貧困地區扶貧部門、衛健部門和定點醫院代表介紹了他們的特色做法和工作經驗;專家學者、公益組織分別圍繞“白內障疾病對貧困人口的影響及開展光明扶貧工程的意義”、“充分發揮公益組織作用,動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展開研討。論壇現場接受了愛心人士、愛心企業的捐贈。
國家醫保局、貧困地區扶貧部門、衛健部門、專家學者、公益組織、愛心企業、愛心個人、定點醫院代表、貧困白內障患者代表等200多名嘉賓出席論壇。(供稿人:趙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