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調查問題加載中,請稍候。
若長時間無響應,請刷新本頁面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國發院研究員,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慶四
中美經濟會“脫鉤”嗎?自從發起對華貿易戰,美國政府就一直推動實施這一目標,并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加大了力度。5月14日特朗普接受采訪說,與中國斷絕所有關系,可節省5000億美元!8月23日福克斯發布采訪特朗普的預告視頻,視頻中“中美可以脫鉤,不和中國做生意”的言論引起廣泛關注。美國一些政客企圖挑撥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人民血肉關系,孤立中國政府,妄圖將中國從西方擠壓出去,形成新冷戰隔絕,竭力破壞中美合作大局。
美國政府與中國經濟脫鉤理由,一是說“占了美國便宜”中國經濟才發展很快,甚至美國“再造了中國”,經濟脫鉤就避免了中國繼續“占便宜”;二是認為中國從美國主導的經濟秩序中受益更多,“退群”“棄約”,推翻秩序,不讓中國再受益;三是對華貿易戰結果不如意,又無力正常競爭,就試圖從全球經濟循環中把中國“擠出去”。但事實上特朗普的真實目的更為復雜。短期看是為大選造勢,轉移抗疫不力、經濟下滑、失業上升和社會動蕩等矛盾而制造中美關系緊張局勢,只講自己吃虧,從不提美國沾的光;中期看,是為了恢復美國制造業實體經濟,趕走在華美資,削弱中國實體競爭力;長期看,是為了打斷中國產業升級和崛起進程,避免挑戰美國霸權地位。
事實上,更多背后的原因卻是一小撮政客出于一己私利,蓄意散播的荒謬言論,把中美關系推向危險境地。美國一些政客為掩蓋自身抗疫不力、為治理敗績開脫罪責,惡意“甩鍋”中國;通過鼓噪對華接觸失敗論,企圖否定中美幾代領導人數十載卓絕努力的成就,蓄意將雙方推向對抗。中方看透了美國國內“大選優先”替代“美國優先”、中美沖突越激烈越有利于選情,即刺激中國反制以收割選票、推動中美甚至中西方脫鉤的本質。但中國堅信,在當今世界任何霸權主義的道路都行不通。中國將始終保持理性冷靜的態度,始終站在歷史前進的正確方向一邊,始終致力于維護中美合作大局。而一個基本穩定和互利共贏的中美關系,也有助于緩解美國內部對華政策的極端化。
毫無疑問,中美經濟“脫鉤”危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中美關系深刻復雜的變化,但是中美兩國難道真的會像一些人認為得那樣“分道揚鑣”嗎?從現實來看,有很多理由可以讓我們認定,“關于所謂脫鉤,兩個主要經濟體脫鉤,對誰都沒有好處,也會傷害世界”。
首先,中美“脫鉤”不可避免地會給美國自身的利益帶來巨大的損失。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中美經濟一升一降,特朗普總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遂全面對華打壓。經貿依賴使美國對中國貿易戰“傷敵一千,自傷八百”,一旦中美經濟完全脫鉤,雙方貿易形勢將更為嚴峻,而這對美國百害而無一利。因為美國同樣從中美經濟掛鉤中受益。中國絕不是只占便宜,也為美國經濟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入世貿以來,中美經濟依賴不斷加深,以致形成“共生”關系。中國依賴美國市場,美國也依賴中國消費品,包括在華美企返銷美國的特殊“國內貿易”。同時,美企在華利潤很高,如快餐、飲料和洗滌劑等,科技含量低,市場容量大,美國企業也因此得以獲得高額利潤,被特許直銷的安利更是中國為其提供了巨大機遇。對于美國企業而言,失去中國14億人口的市場、與全球最活躍的應用市場脫離,必將大大削弱其全球競爭力。正像高通游說取消對華為禁售芯片的那樣,美國針對華為的相關禁令可能把價值高達80億美元的市場讓給其競爭對手。同樣的,離開中國制造,沃爾瑪貨架上空空如也,普通消費者也離不開中國制造,否則將不可避免地陷入通脹飛升的困境。2020年第一季度美國下降為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但中國仍是其最大伙伴。美方曾幻想的中美G2模式表明它從中國經濟發展中受益良多。脫鉤一定加速美國霸權衰敗,短期將危害世界和平,不脫鉤則可維護兩國關系大局。
其次,不接受脫鉤,并不是說離開美國中國就無法生存和發展了,而是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更珍惜外部環境,一直為維持現存秩序顧全大局,并擔負起相應責任。盡管中美發展階段不同,利益訴求有異,但中國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目錄中所有工業門類的國家,不怕與虛體經濟占80%以上的美國競爭。中國有被封鎖的經歷,有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成功更證明了國人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但國與國只有共贏的合作才可能長久。作為世界經濟大循環的外向型經濟,中國的發展一向惠及世界,這種惠及必以和平環境為條件,而分裂的世界終將危及中國自身。
冷戰教訓表明,當今世界承受不起再分裂代價,也不符合中國利益,更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相悖。為協助有理智的美國人遏制麥克錫主義和新納粹勢力,以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為念,爭取多數、孤立少數,中方始終堅守中美關系穩定和世界和平大局的立場。作為安理會大國,中方有責任避免世界陷入沖突,不脫鉤,是為了推動中美關系盡快回歸正軌。
最后,中美脫鉤對全球產業鏈有嚴重影響。日益完善和成熟的全球產業鏈是幾十年經濟全球化結晶,脫離產業鏈的經濟體必將困難重重。遭受美國西方制裁的幾個經濟體,雖受制于自身弱抵抗力小等因素而不能與中國相提并論,但也暴露出被擠出產業鏈的嚴重后果。即便當年蘇聯建立了可與西方并駕齊驅的經互會,但因受兩個分裂經濟體系制約,成員國發展仍蒙受不少損失。當前在新冠肺炎疫情未緩解情況下,誰也不能獨善其身。避免脫鉤,加強合作,才有出路。中美脫鉤與時代潮流背道而馳,使受新冠肺炎疫情打擊的世界經濟雪上加霜,長期影響后果嚴重。
正待產業升級的中國與美國經濟脫鉤,無異于打斷全球產業鏈。如果美國單獨維持現有體系很吃力,而中國既不想也無力另起爐灶,世界兩大經濟體將分道揚鑣;如果網絡空間、科技標準、支付系統等分裂,對立的兩個規則體系迫使各國選邊站隊,“傾巢之下,沒有完卵”,產業鏈斷裂的全球經濟必將嚴重倒退。疫情發生以來中國貿易額特別是對美歐貿易的大幅增加,宣告了對華經濟脫鉤的破產。畢竟虛體為主的美國經濟需要中國和世界的支撐,缺少中國的產業鏈和貿易鏈都先天不足,美國與中國經濟脫鉤既不切實際,又后果嚴重。
當前,美國一些政客正想盡一切辦法推動中美“全面脫鉤”,實現孤立中國的戰略陰謀。但這并不能讓美國再次偉大,無論如何操作,排除中國的產業鏈體系都將遭受巨大沖擊!因為中國外交代表著世界潮流和絕大多數國家合作共贏愿望。特朗普政府試圖擴展G7圍堵中國被普京等拒絕,表明誰逆潮流而動誰將嗆死在潮流中。其實美國明知離不開中國,脫鉤只是特朗普極限施壓的虛張聲勢。但不計后果的施壓難免擦槍走火,必將禍及全世界,就連理性而愛好和平的美國人民也不能答應。
新形勢要求轉變外交策略。面對中美關系與整個世界的歷史轉型,中國更要始終保持足夠的戰略定力。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8月11日接受采訪時表明態度:“我們不會隨小人起舞,但也絕不容他們胡來”,這是中方化被動應付為主動出擊的信號。中美競爭是無硝煙戰爭,對相對弱勢的中國而言,需要斗爭勇氣,更要斗爭智慧。如何在斗爭中不隨對方節奏起舞,還擊打壓的同時不掉進美國右翼預設的“中美全面脫鉤陷阱”,不在無意間中了美國某些政客以“自由世界”與“共產中國”分割中西方的冷戰計謀,是對美政策的全新挑戰。總之,中國并不有求于美國,不能被牽著鼻子走,脫不脫鉤,美國也要衡量后果。
中國深知從未有和平崛起先例,能夠發展到今天的程度實屬不易,所以竭盡全力呵護中美關系大局。但中方不會認為只要釋放善意就能感動美國某些心懷惡意的反華分子,更不會以保持定力為由無所作為,中國很清楚只有實力才能打破質疑、不懼美國封鎖。所以,在釋放出對美和解善意同時,并未取消或推遲軍事演習,而是展現了堅決的反擊意志。為避免陷入特朗普圈套,有必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以開放促改革、以開放應對各種摩擦與挑戰,這樣既打亂了美國反華勢力布局,扭轉了不利局面,又在雙邊關系中掌握更多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