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江蘇現代服務業智庫研究員、南京財經大學博士 王金秋,江蘇現代服務業智庫首席專家、南京財經大學副校長 張為付
2020年的春節與往年大不一樣,沒有了往年的走親訪友熱鬧喧囂,街頭沒有了往年的人潮涌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使得很多家庭選擇閉門不出,很多小區進行半封閉式管理。農村地區由于外出務工人員較多,人口流動比例高,為了降低相互感染和被感染的可能性,很多選擇進行嚴格的封閉管理。顯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對人民的工作生活、生產活動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從短期來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短期內對農業經濟在不同方面有一定影響。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種影響是暫時的,不必過分夸大。
第一,對糧食種植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可能的農時耽誤和生產資料的不足。“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農業生產的重要時節。但目前受到疫情的影響,在地方政府的引導下很多糧食種植戶出于規避風險的考慮,足不出戶。盡管會有一些分農戶選擇適時務農,但總體來說農時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另外,由于多地交通的封鎖或限制,農村地區現有的生產資料并不足以支撐接下來的農業生產活動,會出現農業生產資料一定程度的短缺。
第二,分品種的時令性果蔬種植可能將遭遇損失。春節期間是很多果蔬的重要銷售時節,果蔬種植戶往往也是根據這一銷售檔期選擇種植時節。然而,由于疫情的爆發,大部分餐飲企業停業,果蔬種植戶失去重要銷售渠道。雖然家庭戶對果蔬的需求會有所增加,但總體上春節期間果蔬的需求數量會有一定幅度的下降。果蔬種植往往集中在鄉村地區,鄉村地區的強力管控使得許多果蔬種植戶的產品難以及時運送出去,可能會導致處于收獲時節的果蔬腐爛在田地中。此外,對于一些特殊的時令果蔬產品,如草莓,春節期間的游客采摘是重要收入來源,而疫情使得這部分的銷售完全被抑制。雖然農戶可以通過一些技術手段,如降溫和澆灌等,推遲草莓的成熟時間,但延長的時間有限,如果疫情短期內不能平復,這種延遲成熟期的技術手段也將失去效果。加之一般規模的種植戶不具備大批量儲藏或加工能力,時令果蔬種植戶的損失是極其明顯的。
第三,對養殖業的影響較為明顯。在農業經濟眾多部門中,養殖業受到疫情的影響是比較明顯的。一方面,養殖業自身是存在疾病隱患的,禽流感的不定期爆發對養殖業一直是致命威脅。新型冠狀病毒是否會刺激禽流感的爆發盡管不存在病理學上的證據,但普通大眾的擔憂程度是比平時要高一些的。2月1日,農業農村部通報了湖南省邵陽市雙清區一起家禽H5N1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這可能會進一步引起消費者對家禽產品是否安全的擔憂。另一方面,養殖業需要的飼料供給存在渠道斷裂的風險。養殖業往往需要一定的規模,對飼料的需求量普遍較大,加之受2019年豬肉價格暴漲的影響,生豬養殖規模短期內提升較大,整個養殖業對飼料的需求數量也隨著而增加。然而,受鄉村地區道路管制的影響,一些養殖戶受困于預存的飼料數量不足,產品難以及時銷售運輸出村,可能被迫撲殺掩埋部分家禽家畜以控制飼料的使用速度。飼料的短缺造成了養殖戶巨大的損失,且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一旦難以完全實現對家禽家畜的無害化處理,則可能會引起新動物疫情的爆發。
第四,鄉村休閑旅游業被抑制。近些年,很多農村地區注重可持續發展,依托自身特色,挖掘歷史底蘊,開展特色鄉村旅游。加之城市居民對農村休閑生活的向外,鄉村休閑旅游業得到很好發展。雖然說春節期間并非鄉村休閑旅游業的傳統黃金期,但近些年選擇春節期間出行鄉村的人群數量不斷增加。疫情的爆發限制這批人群的出行,使得鄉村休閑旅游業受到一定的負面影響。鄉村休閑旅游業中受到疫情影響最為明顯的是當季水果休閑采摘業,其他分支產業受到的影響只是短期游客群體的減少,隨著疫情的逐步控制,影響會逐漸平息。
第五,農民工非農化收入減少。農民工外出務工時間主要集中在正月十六至正月二十期間,帶著一年的希望出門。今年的情況受到疫情的影響會有所改變。一是企業復工時間推遲,且目前開工時間不確定,這使得農民工難以確定外出時間;二是公共交通尚未完全恢復,這使得農民工外出務工出行存在一定的困難;三是城市管制依然存在,農民工存在外出后難以回到租住房屋的風險;四是農民工對外出務工存在一定的心理恐慌,尤其是2019年在湖北或浙江溫州等疫情重災區務工以及周邊親朋好友被疫情感染的農民工。這幾方面的原因將使得農民工對是否外出務工、何時外出務工、去何地務工等問題進行抉擇。
值得注意的是,中草藥材種植可能會迎來機遇。近些年,普通大眾對健康的關注度日益提升,疫情的爆發會促動這種關注在短期內提升至頂點值。中草藥材及其制成品由于毒副作用小,一直深受大眾的青睞,是否為中藥產品是很多大眾選擇保健品的重要標準。大眾對中超藥材及其制成品的追捧在疫情中同樣會被放大,尤其是在一些信息的助推下,這種放大效應會進一步凸顯。雖然,這種放大效應會隨著疫情的好轉而逐漸消退,但大眾對中草藥材的制成品的需求依然會持續,這將進一步推動中草藥材種植收益的增加。可以預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中草藥材種植戶會持續增加,種植規模會進一步擴大。
同時,在疫情爆發的負面作用下,中國工業會受到一些影響。但由于中國工業體系完備,這種影響不如第一產業明顯。從一月份PMI上看,疫情對中國工業的影響不大,主要影響為庫存水平下降和供應商配送時間延長。
盡管這次疫情爆發的很突然,波及范圍很廣,但在全國人民齊心協力下,疫情會在未來一定時間內被控制,直到退散。由于疫情最終會被控制,所以從長期來看,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會逐漸消退,并為我國農業經濟發展帶來變化。
首先,會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轉型。2003年非典疫情的爆發改變了農產品的交易方式,推動了農產品流通的現代化。這次疫情凸顯了農產品貿易和流通方式的短板,同時也為農產品未來的貿易流通方式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其次,會刺激綠色食品的需求進一步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眾會對食品安全更加關注,為了產品檢測標準會更加嚴格,食品溯源體系會更加完備,這對農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為綠色農產品的發展提供了更好的機遇。
此外,此次疫情導致的半封閉狀態下,農業生產的脆弱性顯露出來。可以預見,在未來的農業生產主體演進過程中,我們會努力克服這個短板,會更加注重規模化,會更加注重對產業鏈上下游的延伸。同時,地方會注重產業體系的完備建設,進一步在農村地區布局農產品加工業。同時,受疫情的影響,農民工外出務工的時間會推遲,外出務工比例也會有所下降,使得部分農民工會選擇在家門口工作,這將緩解鄉村企業的用工荒,使得鄉村企業得到較好的發展空間。
因此,農業農村部門也應該化被動為主動,主動適應疫情影響下的變化,通過應給予農業生產主體一定的補貼和貼息貸款支持、在縣域范圍內建設完善農業初級產品加工體系等對應手段,推動農業經濟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