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正在閱讀:【思享家】從新年賀詞三個金句中讀出中國自信
首頁> 理論頻道> 思享家 > 正文

【思享家】從新年賀詞三個金句中讀出中國自信

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2020-01-01 17:06

調查問題加載中,請稍候。
若長時間無響應,請刷新本頁面

  作者: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 胡敏

  在辭舊迎新之際,習近平主席照例發表一年一度新年賀詞。2020年新年賀詞是習近平主席第七次發表新年賀詞,其中有三個金句,值得我們回味和遐想。

  第一個金句:我們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

  2019年,我國經濟社會科技發展取得重大成就、改革開放取得重大進展、人民軍隊建設邁出堅毅步伐、主場外交開創新的氣勢,無不令國人自豪和驚嘆。這些了不起的成就,習近平主席用四個數據做了最寫真的刻畫: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將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人均將邁上1萬美元的臺階。中國在經濟總量上已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邁上新的臺階,這意味著我們已經達到了全面小康的經濟發展水平。全國將有340個左右貧困縣摘帽、1000多萬人實現脫貧,這也意味著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也將歷史性地得到解決,在全球減貧事業中將書寫下極為燦爛的精彩篇章。在數據的背后,習近平主席歷數了許多有代表性的經濟社會科技新發展和改革開放新舉措,一件件一樁樁大事喜事深刻地改變著國家的面貌和人民的生活。

  這一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又匯聚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國慶大典上,這讓全中國人民驕傲自豪,也讓習近平主席難忘。習近平主席指出,這些成就凝結著新時代奮斗者的心血和汗水,彰顯了不同凡響的中國風采、中國力量。這一切,匯聚成禮贊新中國、奮斗新時代的前進洪流,給我們增添了無窮力量。這些充分彰顯新時代精神風貌的“中國風采”“中國力量”,又恰恰是近14億中國人民愛國主義情感和精神的集中爆發,是9000萬中國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集中體現。

  過去的一年,習近平主席始終牽掛著他的人民。一年來,習近平主席步履踏遍祖國大江南北,祖國各地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走過的每個地方都讓他思緒萬千,最讓他牽掛的還是每一個普通勞動者。習近平主席說,我無論多忙,都要抽時間到鄉親們中走一走看一看。坊間經常問,夙夜在公、日理萬機的習近平主席“時間去哪兒了?”——他走訪民間,心系群眾,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在跨年之際,習近平主席想到的還是云南貢山獨龍族群眾、福建壽寧縣下黨鄉的鄉親、“王杰班”全體戰士、北京體育大學研究生冠軍班同學、澳門小朋友和義工老人……還有一輩子深藏功名、初心不改的張富清,把青春和生命獻給脫貧事業的黃文秀,為救火而捐軀的四川木里31名勇士,用自己身體保護戰友的杜富國,以十一連勝奪取世界杯冠軍的中國女排……習近平主席指出,許許多多無怨無悔、傾情奉獻的無名英雄,他們以普通人的平凡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

  只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奮斗精神,腳踏實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獲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創造不平凡的成就。習近平主席實際上是在號召全體勞動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是普通勞動者干出來的、奮斗出來的,普通勞動者最具有忠誠、執著、樸實的鮮明品格,普通勞動者最光榮、最偉大。

  正是億萬普通勞動者默默無聞地在各自崗位上揮灑汗水,才鑄就了共和國的輝煌,才書寫出這個時代最壯麗的凱歌,才激勵人民一路篤定前行。人民是共和國的堅實根基,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依靠人民、依靠億萬普通勞動者,我們干出來了社會主義,開創出了屬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偉大事業。力量藏在人民,風采屬于人民。

  第二個金句:我們不懼風雨,也不畏險阻。越是艱險越向前。

  習近平主席在新年賀詞中指出,歷史長河奔騰不息,有風平浪靜,也有波濤洶涌。我們不懼風雨,也不畏險阻。

  這過去的一年,國際社會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和壓力,國際形勢風云變幻,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放緩,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后的深度調整期,世界大變局加速演變的特征更趨明顯,全球動蕩源和風險點顯著增多;國內經濟發展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三期疊加”影響持續深化,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但我們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力,我們堅信,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有改革開放以來積累的雄厚物質技術基礎,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有龐大的人力資本和人才資源,有全黨全國堅定信心、同心同德,我們持之以恒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只要能夠“不畏浮云遮望眼”,“亂云飛渡仍從容”,“風雨不動安如山”,就一定能戰勝各種風險挑戰,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就不會也不可能改變。

  習近平主席在新年賀詞中展望這新的一年指出,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2020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

  2020年必將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可以彪炳史冊的一年。這一年,堅強的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中國人民經過努力奮斗,將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宏偉目標,完成我們黨對全體中國人民的一個莊重承諾。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帶領人民砥礪前行,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關,邁出一個又一個堅實步伐,實現了從人民生活滿足基本溫飽到總體小康、再到全面小康,實現了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沖鋒號已經吹響。我們要萬眾一心加油干,越是艱險越向前,把短板補得再扎實一些,把基礎打得再牢靠一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步。越是曙光在前,任務越是艱巨。全黨同志和各級領導干部務必保持氣拔山河的氣概、務必保持改革創新的勇氣,務必保持決勝必勝的信心,以求真務實、頑強奮斗的姿態,勠力同心,銳意進取,堅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為在新的歷史交匯點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奠定堅實基礎。

  第三個金句:讓我們只爭朝夕,不負韶華。萬眾一心加油干。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是今年新年賀詞的點睛之筆。我們注意到,在過去的一年,習近平主席至少三次提到了“不負韶華”:2019年3月17日在給意大利羅馬國立住讀學校師生回信時說,“愿你們青春正好,不負韶華”。在4月30日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說,希望廣大青年“珍惜韶華、不負青春”。這次在2020年新年賀詞中說,再次提到:讓我們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共同迎接2020年的到來。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要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著今后能夠永遠成功,過去的輝煌并不意味著未來可以永遠輝煌。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主席引用毛澤東同志的一段話勉勵全黨,我們這么大一個國家,就應該有雄心壯志。毛澤東同志說:“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這一步也值得驕傲,那是比較渺小的,更值得驕傲的還在后頭。在過了幾十年之后來看中國人民民主革命的勝利,就會使人們感覺那好像只是一出長劇的一個短小的序幕。劇是必須從序幕開始的,但序幕還不是高潮?!?/p>

  黨的十九大對我國發展提出了更高的奮斗目標,形成了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發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最強音。偉大夢想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干出來的。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改革開放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擺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榮、任務更艱巨、挑戰更嚴峻、工作更偉大。在這個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時代,我們絕不能有半點驕傲自滿、固步自封,也絕不能有絲毫猶豫不決、徘徊彷徨,必須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勇立潮頭、奮勇搏擊。

  中國的昨天已經寫在人類的史冊上,中國的今天正在億萬人民手中創造,中國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推開時光之門,新年的鐘聲已經敲響,新年的第一天,朝陽又躍升在地平線上?!爸粻幊?,不負韶華”就預示著:機遇催人,形勢逼人。新的征程已經起步,我們要振奮精神,聞雞起舞,始終保持那么一股勁、那么一腔熱情、那么一種精神,向著美好的朝陽出發,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前進。

[ 責編:鄭芳芳 ]
閱讀剩余全文(

您此時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聞表情排行 /
  • 開心
     
    0
  • 難過
     
    0
  • 點贊
     
    0
  • 飄過
     
    0

視覺焦點

  • 提高糧食生產適應氣候變化能力

  • 如何理解貨幣政策的“適度寬松”

獨家策劃

推薦閱讀
發展數字經濟是我國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面對創新涌現、迭代迅速的發展態勢,我國積極順應數字經濟發展規律,審時度勢調整發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制,關鍵在于推進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糧食政策創設與制度創新,調動和保護好農民種糧積極性,讓農民種糧有奔頭,讓政府抓糧有動力。
2025-03-26 16:25
在當前中國的發展進程中,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是兩個至關重要的戰略方向。這兩大戰略的實施,不僅關系到中國現代化進程的推進,也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關鍵步驟。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機構、人才、設施等創新要素最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創新。城市的創新及發展,既需要制定明確的目標,還需要遵循一定的規律和原則。
2025-03-18 09:13
全過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進機會公平、打破利益藩籬,讓維護社會正義的機制更加完善,持續性地疏浚社會成員上升發展流動渠道,確保每個個體都擁有人生出彩、夢想成真的機會。
2025-03-03 10:49
契合數字化、智能化的傳播格局,適應Z世代擁抱變革、表達活躍、實踐奮進的代際特征,以更鮮活的話語、多元的樣態實現有效觸達,彰顯理論的生命力與引領力,是做好新時代理論傳播的應有之義。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產業作為國民經濟最重要的先導產業、基礎產業和戰略性產業,正在通過生產要素、生產資料更新、重組,生產關系、生產制度重塑,成為最具潛力、帶動力和深刻影響力的新質生產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帶一路”的主要目標之一是通過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實現共建國家的共同發展與繁榮。經過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標志性項目相繼建成并投入運營,為共建國家帶來了許多實實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經濟學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角色,應該是在科學決定氣候目標的基礎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實現該目標,而不是將經濟考慮凌駕于科學之上,由經濟學決定溫升應該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數字絲路是我國新時期發展的戰略性選擇,是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新階段。數字絲路貿易的偉大實踐正在使古老的絲路煥發出新的光輝。
2024-10-10 16:04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國際關系學科建設顯著加強,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建設路徑都更加明確,要求更加清晰,學科建設明顯提速,突出體現在學術創新、實踐支撐、人才培養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鎮化進程的學科建設涵蓋了高等教育體系中為適應新型城鎮化發展需求而設立的大量相關專業和研究方向,在實踐中也是由一個龐大的職業群體共同推進著與中國現代化進程相伴的城鎮化進程。
2024-10-03 09:55
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為理論創造提供了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為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4-09-19 11:05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的深入,數智化將為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帶來更多的機遇和動力,助力中國實現美麗中國建設和“雙碳”目標,為全球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網絡?!痹絹碓匠蔀榫W絡空間講好正能量故事的優良載體。加強“梗能力”建設,是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高質量傳播的重要途徑。
2024-08-06 10:17
與“修昔底德陷阱”的預設恰恰相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動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向前發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將具有高碳匯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區域納入生態保護紅線范圍當中,實施具有規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數字治理,本質上是數字技術向多元治理主體賦能增效的過程,其目的是在數據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礎上,從多個層面對治理系統的感知、決策和執行能力進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我們更需要的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謂“理論”。
2024-06-21 16:53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必須用好總體國家安全觀這一強大思想武器,自覺運用其方法論原則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從整體上把握國家安全,不斷開創新時代國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