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教授 馮俏彬
1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召開,習近平總書記主持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透過會議公報的內容,我們讀懂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特別是對標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深化改革的決心和信心,讀懂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要求和部署。
兩次三中全會,兩個“劃時代”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顯著的特征、最壯麗的氣象。十一屆三中全會,我們黨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是基于對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踐的深刻總結,是基于對時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對人民群眾期盼和需要的深刻體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劃時代的,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歷史新時期。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以黨巨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著力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著力抓好重大制度創新,著力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出1600多項改革方案,闖過了不少急流險灘,啃下了不少硬骨頭,主要領域改革主體框架基本確立,改革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的局面。
發展和改革從來都是高度融合,發展前進一步就需要改革前進一步。相對于十一屆三中全會,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是劃時代的,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的新時代,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全新局面。今天,中國的體制機制創新已經進入了深水區,改革到了攻堅期。在攻堅時期,要求我們繼續啃硬骨頭、要打硬仗,但又不能空喊口號。
要堅定改革的信心,敢于打硬仗
黨中央提出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實,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最主要的是要對標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繼續打硬仗,啃硬骨頭,確保干一件成一件,全面完成十八屆三中全會部署的改革任務。改革從來都是要有堅定的信心,要有自我革命的勇氣和胸懷,以更有力的措施和辦法推進改革。跳出傳統思維定勢,跳出條條框框限制,跳出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所以本次會議強調,要抓緊完成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部署的改革任務,做到“四個多抓”:一是多抓根本性、全局性、制度性的重大改革舉措,二是多抓有利于保持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的改革舉措,三是多抓有利于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改革舉措,四是多抓對落實已出臺改革方案的評估問效。
打改革的硬仗,就要深化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加快經濟體制改革的任務。要以增強微觀主體活力為重點,加快國資國企改革,堅持政企分開、政資分開和公平競爭原則,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加快實現從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改組成立一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組建一批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要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營造法治化制度環境,保護民營企業家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要以金融體系結構調整優化為重點深化金融體制改革。要通過深化改革,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要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健全地方稅體系,規范政府舉債融資機制。要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大幅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凡是市場能自主調節的就讓市場來調節,凡是企業能干的就讓企業干。
全面深化改革要做實,防止空喊口號
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實,關鍵是體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實。所以本次會議強調,改革工作重點要更多放到解決實際問題上,發現問題要準,解決問題要實,防止空喊改革口號。
發現問題要準。問題是時代的聲音。習近平總書記一個很重要的思想,是精準改革。精準改革,就是改革要堅持問題導向,直擊問題要害。堅持問題導向,關鍵是明確“兩心一深”的問題,就是要明確哪些是黨和政府急切關心的重點問題,哪些是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哪些是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只有找到癥結了,才能對癥下藥。所以在改革中,要堅持問題導向,加強調查研究,抓好任務統籌,畫好工筆畫,進而實現精確設計、精準發力、精準改革。
解決問題要實。改革方案落地過程中要因地制宜,逐層細化,精準有效。改什么、怎么改都要根據實際謀劃,不能一刀切。特別是直接面向基層群眾的改革,要把抓改革落實同做群眾工作結合起來,講究方式方法,持續實施各項便民、惠民、利民舉措,確保群眾得實惠。要在謀劃地區改革發展思路上下功夫,在解決突出矛盾問題上下功夫,在激發基層改革創新活力上下功夫。重點從有利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于加快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有利于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有利于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有利于調動保護廣大干部群眾積極性等方面完善改革思路,做實改革舉措,釋放改革活力,提高改革效能。
防止空喊改革口號。要做實改革舉措,防止空喊改革口號,防止簡單轉發照搬中央文件,防止機械式督察檢查考核。要處理好政策頂層設計和分層對接、政策統一性和差異性的關系,加強政策解讀和指導把關。要強化責任擔當,對推出的各項改革方案要進行實效評估,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