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問題加載中,請稍候。
若長時間無響應,請刷新本頁面
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之際,浙江文藝出版社聯合新華網、國家外國專家局國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和“華人頭條”,在全球征集、遴選120位不同國別、不同行業、不同文化背景的改革開放親歷者,講述其親身經歷、見證的改革開放故事,展現一部“真實、立體、全面”的改革開放史記。日前,這套包括《四十年四十人》《四十年來家國》《親歷中國四十年》3本圖書的“我的四十年”叢書已正式出版。
叢書分別由40位中國人、40位海外華人和40位在中國工作、生活、創業的外國人,講述自己與改革開放緊密相連的人生經歷,以120部真實、生動、豐富、獨特的“個人史”,全景式展現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成就與全球意義。
叢書由中央黨校原校務委員、科研部主任、著名理論家韓慶祥教授主編。他在叢書《總序》中指出,從茫茫人海中征集到的這120個人的故事,匯集到一起,可以映見無數個人命運的發展改變,映見40年來鼓蕩的時代大潮和宏偉的壯麗史篇;也可以映見中國的改革開放發展史,不是一條平靜的“內流河”,而是時刻與全球經濟交融激蕩的“世界性洋流”。人類社會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中國人、外國人、在中國的外國人、在外國的華人,都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和合作共贏的利益共同體。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高尚全教授高度評價“我的四十年”叢書的出版意義。他認為,“我的四十年”叢書以鮮活真實的“個人史”體現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偉大成就,將個人的發展放在時代大潮與改革開放的大局中,將中國放在全球發展的座標中進行觀照,篇篇見證改革開放的足跡,展現改革開放在個人生命軌跡中舉足輕重的作用。從故事中的中外文化交流,從中國人、海外華人和外國人的經歷、感受中,能清晰地看出中國形象、中國文化在全世界的變化,中國道路與社會主義制度得到世界的普遍認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上報告中指出,“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這些具有典型性的改革開放經歷正是“中國故事”的生動講述。
韜奮基金會理事長聶震寧認為,在林林總總紀念改革開放40年的出版物中,“我的四十年”叢書具有鮮明的選題特色和存史價值。歷史,是一個國家、社會乃至整個人類的集體經驗,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也天然是歷史的書寫者。本叢書組織“歷史現場”中“每一個人”一起來書寫改革開放的歷史,記錄個人親身經歷的真實故事,是一部有血有肉有溫度的具備持久生命力的改革開放“史記”,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