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記者趙宇)10月27日,第三屆國家傳播學高層論壇暨第八屆上海大學思政論壇、第三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論壇、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論壇在上海大學召開。此次論壇由國家傳播學會、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研究中心、《思想理論教育》編輯部、《理論與評論》編輯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論壇聯盟、上海大學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當代中國文化國際影響力的生成研究》課題組聯合主辦,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李粱工作室承辦,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國家傳播學創新發展”為主題,全國各高校、社科院、黨校系統的10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活動。
上海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段勇教授,國家傳播學會會長、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陳汝東教授,上海市學生德育發展中心書記、副主任宗愛東,高等教育出版社社政出版事業部副主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范軍分別致辭,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孫偉平主持開幕式。
段勇在致辭中表示,當前,在上海大學這所紅色學府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共同研討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傳播方略和國家對外傳播戰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宣傳普及和國際傳播,可謂正當其時,恰逢其地。多年來,上海大學持續推動思政課教學改革,首創思政課“項鏈模式”,首開“大國方略”系列課程,并陸續推出“開天辟地”“理論中國”等中國系列新課程,得到了中宣部、教育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評價,曾經獲得了兩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尤其令人欣喜的是,10月20日,上海市委宣傳部、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與上海大學共建的新聞傳播學院正式揭牌,為上大新聞傳播學科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能力、研究能力、資政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陳汝東在致辭中表示,會議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國家傳播創新發展為主題,致力于探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其傳播和新時代國家傳播學的理論創新。以引領學術理論和促進社會傳播實踐的發展,切合時代發展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現在,國家傳播學已經成為一種新的學術氣象,成為中國傳播學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本屆會議致力于探討新時代國家傳播學的理論創新,相信這必將推動國家傳播學的發展,為中國傳播學學派的建立作出重要貢獻。
宗愛東介紹了上海市加強高校馬學科與馬院建設、大力推進上海高校的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的經驗做法,強調要從學科建設、隊伍建設、馬院平臺的建設等方面全面加強思政課的教育教學改革,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和提升馬學科建設的水平,努力構建與上海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學科體系。具體來說,首先,要把堅持不懈的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我們整個上海馬學科思政課改革的一個戰略出發點;其次,在改革過程當中,著力推動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從高校思政課的支撐學科到創新中國理論的支柱學科的這樣一種轉變;最后,要推動思政課的改革和馬學科的建設從立足國內的特殊學科的門類到面向世界的開放學科的轉變。
范軍從教材建設、教學改革、學術出版、科研服務等方面著重介紹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研究中心的相關工作,并表示要繼續加大投入,做深做實,使課程研究中心能夠為思政課老師、為思政課戰線做好更多、更細心的服務。
致辭后,大會進行了主題報告、分論壇報告和專題報告三個環節。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許正林教授,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項久雨教授,北京大學陳汝東教授,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顏曉峰教授,四川外國語大學中外文化比較研究中心林克勤教授,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張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馮鉞研究員,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梅新育研究員,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熊曉琳教授,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李梁教授分別作《十年來中國共產黨形象對外傳播的理論與實踐》《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國際傳播的新媒體作為》《論國家傳播的新態勢與新對策》《用中國話語闡述21世紀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與體驗哲學的譜系勾連》《新中國的外交語言傳播》《中國智庫如何加強對外傳播》《中國對外傳播:因應現實,超越過去》《傳播學理論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規范性力量的傳播機制研究》的主題報告。
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肖巍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胡涵錦教授,杭州師范大學當代中國話語研究院院長施旭教授,南開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紀亞光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黃偉力教授,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高立偉教授,貴州大學經濟學院李毅教授,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陳繼紅教授分別作了《體現新時代要求的意識形態建設問題》《三進:歷史和現實經驗的若干反思》《建設國家安全的國際傳播話語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政治發展藍圖》《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主義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觸發的思考》《世界變局下中國國際話語權提升策略谫論》《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朝鮮、緬甸的傳播》《新時代友善價值觀建構的三大理論問題——以友善、友愛之辨為中心》的專題報告。
大會報告分別由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高國希教授,《思想理論教育》常務副主編曹寧華,上海大學教務處副處長顧曉英教授,《理論與評論》編輯部主任羅理章,《中國高等教育》總編輯唐景莉等主持。
活動同時舉行了四場分論壇,100多位專家根據自己的研究領域和提交的論文方向,參加了相應分論壇。
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李梁教授主持閉幕式,國家傳播學會副會長、北京聯合大學新聞傳播系惠東坡教授進行大會總結并致閉幕詞。同時,為了表彰李梁教授為2018年“第三屆國家傳播學高層論壇”所作出的貢獻,全球修辭學會、國家傳播學會為其頒發了“杰出貢獻獎”證書。
[責編:李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