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蘇州大學東吳智庫首席專家,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方世南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到廣東考察,在參觀“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時講了這樣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我們要不忘改革開放初心”。把握其深刻意蘊,明確為什么要不忘改革開放初心,怎樣才能做到不忘改革開放初心,對于我們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在改革開放大道上蹄疾步穩地奮勇前進,有著十分重大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不忘改革開放初心的深刻意蘊
“不忘初心”,是習近平總書記近年來多次使用的一個重要詞語,也是他對全黨要始終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終保持宗旨意識、使命意識、問題意識、風險意識、責任意識、擔當意識的一個重要要求。不忘初心,對于中國共產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來說,就是不能忘記黨的性質和宗旨,不能忘記黨的理想信念和價值目標,不能忘記黨的執政之基和力量之源,不能忘記黨從過去、現在到未來歷經并將繼續經歷的艱難困苦、不懈奮斗、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發展歷程。
在中國改革開放取得輝煌成就而又面臨重大機遇和挑戰的歷史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不忘改革開放初心”,意味深長,富有新意。不忘改革開放初心,是一個包含了精神、經驗、理想信念、價值追求、目標使命等在內而又將精神文化要素與實踐要求融為一體的知行合一體系。不忘改革開放初心,就是要不忘改革開放對于決定當代中國前途與命運的意義以及對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性,加深對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的深刻認識;就是要以改革開放的眼光看待改革開放,實事求是地總結改革開放40年成功經驗,清醒地認識改革開放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不斷提升改革開放質量和水平;就是要進一步明確改革開放的價值訴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檢驗改革開放成效的標準,讓改革開放成果更好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就是要大力克服精神懈怠的危險,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進取,提振改革開放的精氣神,激發全社會創造力和發展活力,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創造出讓全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
不忘改革開放初心的時代價值
不忘改革開放初心,警示我們,在改革開放已取得重大歷史性成就的形勢下,更要時刻警惕忘記改革開放初心的危險。這種危險主要來自對改革開放認識上存在錯誤、缺乏繼續推進改革開放的精氣神、不能明確改革開放的重大價值追求和目標使命、不能掌握推進改革開放的方法論等諸多方面。
對于改革開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雖然目前在全社會總體上持肯定性態度,但也有一些錯誤思想認識亟待破除。如有人認為改革開放就是全面接軌西方,走資本主義道路;有人將目前存在的貧富差距、分配不公、機會不均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以及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等方面面臨的一些難題,法治和道德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都說成是改革開放的結果,認為是市場經濟惹的禍,主張回到計劃經濟的老路;有人認為國有經濟效率不高,主張徹底私有化;有人抹殺民營經濟的歷史貢獻,質疑和否定民營經濟的地位作用,散播否定、弱化民營經濟的言論……所有這些錯誤認識,都是忘記改革開放初心的表現。
缺乏繼續推進改革開放的精氣神,是忘記改革開放初心的重要表現。改革開放40年取得的偉大歷史性成就,是不屈不撓、艱苦奮斗、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的偉大精神激勵人們奮斗創業的結果。新時代,要不要將改革開放繼續推向深入、如何以更加振奮的精神風貌推動改革開放邁上新臺階,是擺在執政黨和廣大黨員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精神懈怠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在長期執政情況下的一個重大考驗,精神懈怠的危險是改革開放進程中我們黨面臨的“四種危險”中排在第一位的危險。如果精神萎靡不振,是根本談不上不忘改革開放初心的。
不能明確改革開放的重大價值追求和目標使命,也意味著忘記改革開放初心。“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這“三個謀”,形成一個既著眼于內又著眼于外的有機整體,精辟概括了我們黨的職責使命,充分表達了改革開放初心。如果不明確改革開放的價值追求就是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就會在政策取向和實踐遵循中迷失方向,從而辜負時代的期盼和人民的重托。
不能掌握推進改革開放的方法論,也就無法做到不忘記改革開放初心。有些領導干部不認真學習,不能掌握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習慣于經驗思維和拍腦袋決策,滿足于盲目蠻干,對于為什么要改革開放、怎么推進改革開放,缺乏政治定力,無法使不忘改革開放初心在實踐中體現出來。
不忘改革開放初心的實踐路徑
不忘改革開放初心,必須堅定對于改革開放的思想認識。改革開放的實踐充分證明了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的遠見卓識,充分證明了鄧小平同志關于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一招論述的正確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實行了改革開放。要不忘改革開放初心,就要堅定不移地堅持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方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中產生,在改革開放中發展。
不忘改革開放初心,必須自覺克服精神懈怠的危險,進一步解放思想,提振精氣神,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投入到改革開放實踐中。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理想信念,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參與改革開放,提升推進改革開放的能力水平。只有這樣,才能面對改革開放實踐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難,有所突破、有所作為、有所建樹,從而做到開拓進取永不自滿,奮斗精神永不懈怠,前進步伐永不停滯。
不忘改革開放初心,必須明確改革開放的主體、動力源泉和價值訴求,站穩改革開放的人民立場。人民是改革開放的主體,是推動改革開放的力量源泉,也是改革開放成果的享有者。改革開放事業必須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眾之中。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推進改革開放,以改革開放的偉大業績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使人民群眾在改革開放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滿足感,體現出改革開放的價值目標。
不忘改革開放初心,必須掌握科學方法論,增強改革開放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必須在加強改革開放各項事業關聯性、系統性和可行性研究的基礎上,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在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標和治本相結合、漸進和突破相銜接、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統一中推動改革開放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責編: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