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問題加載中,請稍候。
若長時間無響應,請刷新本頁面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實體經濟
——2018上海全球智庫論壇“前瞻前行前沿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對話會”平行論壇
光明網訊(記者秦超) 2018年10月25日,圍繞當前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議題,由萬里智庫特別承辦的2018上海全球智庫論壇平行論壇“前瞻、前行、前沿,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對話會”在上海舉行。
“前瞻、前行、前沿,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對話會”平行論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萬里智庫學術指導侯云春,塞爾維亞前外交部長、萬里智庫國際學術指導伊萬·姆爾基奇,中國銀行原副行長、萬里智庫高級研究員張燕玲,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干春暉,上海市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萬里智庫高級研究員趙悅,萬里智庫首席研究員萬喆,浙江省海寧市市長曹國良,經濟雜志社社長陳志強,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院長荊林波,光明曰報駐塞爾維亞首席記者趙嘉政,圓通速遞有限公司總裁相峰等一批專家學者與企業家齊聚滬上,從宏觀經濟形勢展望與實業振興、深化改革與產業振興、實業振興最前沿等話題展開熱烈討論,為實體經濟振興提供有價值的觀點分享。
論壇上,與會嘉賓普遍認為,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離不開實體經濟的快速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也離不開實體經濟的繁榮發展。
侯云春在發言中表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轉換新特征給我們的經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需要實現從效率驅動向創新驅動階段過渡。創新的重要性極大地凸顯了出來。目前,我們應該著力把實體經濟做優做強,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第一,要進一步改善企業的營商環境,加強政策落實和執行的力度,著力為企業提供高效、周到、良好的服務。第二,要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要防止劣幣驅逐良幣,為優秀企業和優秀產品騰出市場空間。第三,要深化金融改革,為優勢企業、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更為良好的金融支持,特別是解決當前市場反應突出的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第四,進一步降稅降費,減輕企業的負擔。
萬喆在發言中指出,雖然當前中國經濟承壓,但中國經濟的韌性還是強于市場預期。就目前而言,國家總體經濟形勢實現了穩中有變,變中趨穩,穩中向緩。對于當前宏觀經濟運行,有四個現象值得重視,第一是消費分化,包括結構性改革在內的多項經濟改革舉措,為消費升級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第二,不同規模、不同性質的企業,因為競爭的不完全,可能會持續分化。第三,收入分配變化加快。第四,市場信心更加值得重視。對此她建議,要進一步加強政策的連貫性、一致性和公開性。
趙悅探討了實體經濟的重要性與經濟發展中智庫的作用,指出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實體經濟放在了重要位置,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需要尋找更加有力的政策與科技推動力,完善營商環境,疏通金融運轉,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讓實體經濟得到更好更長遠的發展。在這一過程中,社會新型智庫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前瞻性地提出國內外經濟形勢的預判,針對國家發展提出更具針對性、更有效的建議,通過分析市場發展,為實體企業提供更多更有價值的決策服務。
干春暉副院長強調,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歷了超高速經濟增長。通過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中國從全球經濟鏈條的低端加工、制造工廠角色,逐漸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制造業大國。干春暉表示,當前,傳統經濟增長模式不可維系,經濟增長新動能的培育任務艱巨,因此我們應該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過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也應該看到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有著只有大型經濟體才具備的技術研發規模優勢。
[責編:賀梓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