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問題加載中,請稍候。
若長時間無響應,請刷新本頁面
光明網訊(記者鄭芳芳)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召開在即,中國如何進一步擴大進口成為關注的焦點。10月25日,由京東大數據研究院與戰略研究院主辦的“新時代,共享未來”進口促消費專家研討會上,與會專家表示,擴大進口可以吸引消費回流到國內,同時有助于解決進口產品價格倒掛現象。
近年來,擴大出口問題越來越被重視。今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商務部等多部門擴大進口的意見。“這是一個里程碑式的轉變。”商務部原部黨組成員、部長助理黃海說,明確提出來主動擴大進口,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而提出來的優化進口意見中,第一條就是關于和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日用消費品、醫藥的。把消費品排到第一位,然后是才是機械設備、農產品、資源型產品,這是一個重要的轉變。
與此相對應的是,近年來中國日用消費品進口已經呈現出明顯提速態勢。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顧潔引述京東電商平臺數據表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選擇購買進口品牌的商品,2017年與2016年相比,購買進口品牌用戶數增加了37.1%。2018年的進口品牌的數量相比于2016年更是增加了156%,增速超過了國產品牌。其中,珠寶首飾、生鮮、寵物生活、數碼類、個人護理類等品類進口品牌商品2017年銷售金額達到2016年同期四倍以上,增速非常明顯。
除了在國內購買進口消費品,不少中國消費者還走出國門,進行清倉式“爆買”,而導致這種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海內外同樣的商品存在明顯的價格倒掛問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表示,價格倒掛的問題不止體現在奢侈品上,甚至是在一些低端的服裝鞋帽、箱包上,都有很明顯的體現。
對此,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認為,中國通過擴大進口可以有效吸引消費回流。“現在我們是全球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市場,第一大境外旅游的消費國,不僅出境的人多,消費規模也大。通過積極擴大進口,有利于吸引境外消費回流,屆時我們可以通過電商等平臺購買國外的商品,不用再出境。”
鼓勵擴大進口,降低進口關稅是備受關注的一個焦點,但這并不意味著降稅就是萬能的。黃海表示,進口關稅近年來一直在下調,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們已經是降的比較低了,不過還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但是同時,我們也得清楚一個事情,關稅減低,并不意味著商品價格一定下降。”黃海舉例說,有一個歐洲品牌,菜刀賣到一千,指甲刀六、七百塊錢,我們降關稅后,他們的售價根本不降。
為什么關稅降低了,商品降價卻不明顯呢?黃海表示,不是說降了關稅一切問題全解決了,還存一個流通體制改革的問題。此外,要培育一些自采自銷大型零售企業。現在我國大型零售企業自采的比重太低,導致渠道、價格,完全在國外商家手里,對此我們得有一批大型零售企業具有采購渠道,這樣才能提高議價權。
王青也表示,除了國內的稅費調整,在其他方面,包括一些電商的經營政策上,也要做出調整,這樣才能解決價格倒掛的現象。而這個現象如果解決不了的話,會直接影響到我們國內的產業升級。
[責編:李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