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記者李澍)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思想,探索開創新時代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的理論和實踐,2018年10月17日,由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人民周刊》編輯部聯合舉辦的新時代國有企業黨的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研討會在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行。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宇文利教授主持會議,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孫蚌珠教授致辭。中共中央黨校黨建部副主任戴焰軍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執行院長楊鳳城教授,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程美東教授、白雪秋教授、李少軍教授和王久高副教授,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機載系統公司黨建文宣部部長胡煜,中國航空工業南京機電黨委書記習仁國,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黨委副書記施毅,中國紅十字總會備災救災中心副主任、黨委書記肖強,《人民周刊》總編輯馮旭東分別就會議主題作了主題發言。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共中央黨校、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人民日報、人民網、光明網等單位的40余位專家、學者和師生,出席了此次研討會。
主題發言環節,與會專家學者就新時代國企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新時代國企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發展進行了探討。
戴焰軍教授指出,新時代國企黨建的根本任務是做好人的工作,國企黨建要在如何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如何加強黨支部建設和如何把廣大職工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這三個方面著力。楊鳳城教授對新中國成立以來國企黨建發展的歷史脈絡進行了梳理,指出國企黨建有兩大難題始終存在,一是“黨建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問題,二是黨的建設與經濟工作“兩張皮”的問題。對此,新時代國有企業應該樹立高遠的目標,創出具有中國經驗、中國色彩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和治理模式。程美東教授從中共黨史的視野出發,指出國企黨建面臨三個問題,一是黨組織與經營之間的關系問題,二是黨組織的威信應該如何樹立的問題,三是黨組織如何充分關心職工的問題。白雪秋教授從經濟學的角度進行探討,認為加強國企黨建工作要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國企民主管理要結合思想政治教育、企業文化建設以及各種活動載體,在管理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職工的民主自覺和民主能力,充分尊重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李少軍教授通過對中國共產黨加強自身建設的歷史經驗進行總結與分析,認為做好新時代國企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黨建工作、武裝黨員。王久高副教授從國企改革的角度進行了探討,指出國企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必須要放在國企改革的宏觀視野下進行研究,要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企改革的戰略部署為指導,不斷促進黨建理論與實踐的創新。
此外,各企業代表則就近年來國企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實踐進行了總結,并交流了各自單位的探索經驗。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機載系統公司”黨委頒布了集團公司黨建“1122”體系,堅持抓基層、打基礎,使黨建工作在穩中有進中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中國航空工業南京機電”黨委把質量管理中的“PDCA”循環方法引入到黨建工作中,通過P(計劃)、D(實施)、C(檢查)、A(改進)的不斷循環,最終實現黨建工作的閉環管理,并取得落地上的扎實成效。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將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圍繞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這五大建設來開展。“中國紅十字總會備災救災中心”開展了“互促互學,聯學共建”活動,通過和其他單位共同組織黨建活動,增強了黨建活動的趣味性和實效性。
最后,宇文利教授在總結中指出,在新形勢下,要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對國企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要打破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鴻溝,進一步探索現代企業制度與國企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方式,筑牢國有企業的“根”和“魂”。(孫夢嬋 供稿)
[責編:鄭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