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wǎng)訊(記者劉丹)當前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性問題錯綜復雜且多變,全球治理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10月10日,由華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亞太日報以及紅旗出版社聯(lián)合舉辦的學術研討會圍繞“如何讓國際關系更加深入民眾”進行廣泛討論。
如何面對復雜的國際局勢,理性的判斷和抉擇可能是最佳的模式。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李巍教授認為,過去四十年中國是經(jīng)濟學家的時代,未來的中國可能將是政治學者發(fā)揮重要作用的時代。因此,需要呼吁更多的人投身到國際關系的研究中,為國家的發(fā)展獻計獻策。同時,通過國際關系普及類書籍的出版讓廣大民眾更加深入了解國際局勢,幫助他們更加理性判斷當前的國際關系以及國際局勢。
對外經(jīng)貿(mào)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檀有志教授指出,不管當前國際局勢如何變幻,我們?nèi)匀灰3掷硇?,學會“沙里淘金”,需借助媒體以及廣大學者的聲音讓民眾保持理性。
外交學院陳志瑞教授表示,通過國際關系的普及工作,讓更多民眾了解更為深入的歷史知識,通過書籍的“光照”效果,讓更多的讀者走近、認識國際關系。對于這一觀點,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尹繼武教授也分享了自己的研究。他認為,網(wǎng)絡空間中網(wǎng)友極化的表現(xiàn)值得關注。只有廣大民眾有理智的世界觀、國際觀,才能避免犯錯。
談及本次出版的著作《國際關系夢工廠——電影與國際關系史》,本書主編華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助理黃日涵也表達了他的初衷,即希望通過國際關系普及類書籍的出版,讓更多的民眾了解國際局勢背后的真正邏輯,更加清晰的掌握歷史上的真實事件,從而對廣大民眾理性看待世界發(fā)揮積極的作用。
[責編:鄭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