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社科院一帶一路中心副秘書長 許文鴻
8月27日,習近平主席在出席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5周年座談會發言中指出,當前國際形勢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一觀點是對當前的國際局勢作出的理性判斷。自從航海大發現以來,西方的發展模式和理念主導了世界數百年。殖民、掠奪、周期性的金融危機、世界戰爭作為西方發展模式的副產品給世界人民帶來無窮的災難和痛苦。為了探索不同于西方的發展模式,自十九世紀以來,社會主義作為一種思潮從理論逐漸成為實踐。但隨著蘇聯的解體和中東歐國家的劇變,西方學者認為“歷史終結了”,西方的發展模式成為了世界的唯一模式。然而,中國用事實反擊了這種錯誤論調。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引下,經過短短四十年的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而西方的發展模式在進入新千年后逐漸進入多事之秋:華爾街的貪婪導致全球金融危機,“美國第一”體現了美國優勢的衰落和美國資本的自私,英國脫歐說明了西方的發展模式缺乏對全球發展的引導和擔當。
世界向何處去?沿著目前“華盛頓共識”所倡導“新自由主義”的發展道路,必將使資本利用現代金融攫取財富的范圍日益擴大、規模日益增強,全球貧富兩級分化日益加劇,地區不平衡日趨明顯,全球范圍內金融危機的周期縮短、危害增大,貧困、恐怖主義、戰爭等西方模式的副產品將會越發蔓延,長此以往,人類的發展必將走進死胡同。
“一帶一路”是中國提出的繼續推動全球化的倡議,是中國提出的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中國人認為,“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每個國家都應當可以規劃自己理想世界的藍圖。中國所規劃的藍圖蘊藏著豐富的歷史內容和哲學理念,反映了中國的經濟實踐對現代經濟學理論的突破,體現了中國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擔當精神和責任感。經過5年的發展,這個倡議從遠景到現實,從中國的倡議到寫入聯合國相關機構的決議,得到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廣泛支持。
在推廣“一帶一路”倡議的過程中,習近平主席強調“不以意識形態劃界”。這表明我們在推廣和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的過程中主張求同存異、開放包容、互學互鑒、共同發展。習近平主席在2017年4月同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會晤中曾親自表達了歡迎美國參加“一帶一路”框架下合作的意愿。同時也歡迎所有國家,包括西方發展模式的堅定擁護者如日本、歐洲國家等也加入“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中國所倡導的“一帶一路”不是要挑戰現存的國際體系和徹底埋葬現有的西方發展模式,只是在為人類長遠發展探索一種新的模式。美、日、歐作為發達國家也可以在新模式的探索中有所作為。目前,100多個國家同中國簽署了合作協議就表明“一帶一路”的生命力和普遍適應性。
在推行“一帶一路”倡議中,習近平主席強調要注重“可視性成果”。這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唯物主義的哲學理念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凹河⒍⑷耍河_而達人”,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一段時間,中國所倡導的“一帶一路”新的合作模式將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解決普遍存在的貧困問題。過去的5年,“一帶一路”的理念和愿景已在全世界范圍內得到廣泛傳播,中國也為“一帶一路”的藍圖繪就了“大寫意”,習近平主席強調,今后要聚焦重點、精雕細琢,共同繪制好精謹細膩的“工筆畫”。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將更注重實效,用蒙內鐵路提供的更便捷的交通、為利比里亞提供的更高效的醫療、為埃塞俄比亞人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來向世人宣示,中國所倡導的“一帶一路”是對新發展模式的一種探索,中國愿攜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同開創人類美好的家園。
[責編:鄭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