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問題加載中,請稍候。
若長時間無響應,請刷新本頁面
作者: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 毛佩瑾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深刻闡明了新形勢下黨的宣傳思想工作意義和使命,并作出了重要的工作部署。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宣傳思想工作,加強黨對意識形態的領導,充分發揮意識形態在引領社會、凝聚人心、推動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進黨的理論創新,提升中華文化的軟實力和影響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全黨全社會在思想上更加團結,宣傳思想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習近平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必須把統一思想、凝聚力量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中心環節。現階段,中國不僅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面臨日趨復雜的國際環境挑戰。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歷史時期,全國人民需要更加凝聚思想共識,形成堅實的精神支撐。中心環節的提出具有很強的戰略性和針對性,能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始終堅持中心環節不動搖,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全面奔小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勝利的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宣傳思想戰線理應擔當起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偉大使命。
統一思想,要求我們高舉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深化改革攻堅克難的關鍵階段,社會思潮和輿論動態愈發復雜多元。在這種形勢下,我們更需要統一思想,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四個意識”,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發揮馬克思主義對凝聚共識的引領作用,鞏固其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一方面,黨的領導干部要系統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深刻領會黨的理論創新,懂得如何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引領下,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另一方面,要把馬克思主義當作必修課,做好做強馬克思主義學習、宣傳、研究等工作,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為黨和國家的事業發展提供理論保障和精神支撐。
在統一思想、達成共識前提下,還需要匯集力量、凝聚人心。當今社會利益多元化特征明顯,充斥著各種聲音,亟需充滿正能量的主流思想占據輿論主導地位。因此要唱響主旋律,激發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士氣,眾志成城、團結奮斗,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凝聚力量需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對外展形象、提升國際認同感和影響力,另一方面對內興文化、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和凝聚力。
對外展形象、提升國際認同感和影響力,要求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好中國聲音,讓世界上更多的國家了解中國,喜歡中國,尊重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首先,創新思路。國際傳播工作需要宣傳理念和運行機制的創新。其次,精準傳播。傳播中國聲音要主動宣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生動鮮活地講準、講好中國故事。最后,提煉精神。將中華傳統文化中具有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為推動世界共同發展提供中國智慧。
對內興文化、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和凝聚力,應堅持思維創新,激發人民群眾智慧,讓黨的理論創新“飛入尋常百姓家”。文化發展要與老百姓不斷變化的生活需求以及對高質量文化的向往同步,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深化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創新內容、創新方法、創新實踐三個方面滿足老百姓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一,創新內容。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推動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深入人民群眾內心深處。傳統文化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應從娃娃抓起,融入中小學日常教學中,培養青少年的禮儀道德和家國情懷。將理想信念教育與黨員干部教育相結合,通過案例教學、現場教學等多種培訓形式,宣傳先進事跡和革命精神,組織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學習,探討如何在新時代傳承發揚傳統文化、革命文化,激勵黨員干部堅定信心跟黨走,始終保持工作干勁。同時,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表達形式,結合當地歷史文化背景,創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藝精品,增強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的感染力與凝聚力。
第二,創新方法。宣傳思想工作必須結合創新的媒介與手段。互聯網業已成為文化傳播的重要媒介和大眾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它如同一把雙刃劍,也可能對社會輿論和主流聲音帶來負效應。因此,我們要管用結合,兩手同時抓。一方面,在新平臺終端建設上下功夫,發揮平臺整合主流媒體資源的優勢,拓寬各類媒體宣傳力量的發聲渠道,擴大覆蓋面和影響力。運用通俗易懂的網絡語言和形式展開宣傳,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快速、有效融合,讓主流聲音和主流價值成為網絡主旋律。另一方面,加強對網絡的依法管理。建立健全互聯網監管體系,對網上的有害信息和不實信息,實時抓取、落地查人,嚴厲懲處,營造健康良好的新媒體環境,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
第三,創新實踐。做好宣傳思想工作,需要廣泛動員一切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實現共建共治共享文化治理新格局,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在鄰里社區,大力發揮社區黨員和社會組織的宣講積極性,打造一支既懂理論、又懂基層的宣傳隊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基層思想文化。通過組織社區文藝活動,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增強老百姓的社區歸屬感和文化幸福感。作為創新實踐的重要力量,始終處于一線的新聞輿論工作者需要堅定立場,不斷加強自身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四力并舉,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