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了《關于適應新時代要求大力發現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的意見》。這一政策在領導干部中引起了熱議。那么,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在當前的治理背景下具有哪些不同尋常的價值呢? 我們可以從以下三點來分析:
一是造就一批推動現代化的“接班人”。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第一個一百年是建黨一百年,即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二個一百年,是新中國成立100年,即2049年,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第二個一百年距今31年,按平均工作到60歲退休計算,目前30歲左右的干部是能夠為國家建設奉獻30年的一代人,能夠完整經歷現代化的實現。30歲是職業生涯發展的起步階段,培養年輕干部正當其時,是關乎新時代偉大事業的傳承,關乎黨的事業后繼有人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任務。
二是推動創新型國家建設。建設創新型國家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在創新方面,年輕人具有天然的優勢。新時代面臨亟待解決的新問題,許多問題沒有經驗可循,只有以創新來應對。管理學認為,經驗越多,創新反而越弱。“一幅藥方,永久治病”不能勝任新時代的現代治理任務,缺乏經驗的年輕干部卻成就了其探索創新的優勢。所以,優秀年輕干部不單單指年齡上的年輕,更重要的是理念新。年輕干部應當掌握現代管理的理念與技術,具有國際視野和開放思維,敢于嘗試,不懼失敗和挫折,在挫折中成長。
要想選拔出具有創新能力的優秀年輕干部,各級組織部門先要做到創新理念、創新思路、創新模式。避免以舊思路、舊模式選出來年輕但毫無特點的“白開水”式干部。
三是有利于化解“懶政庸政問題”。干部中的懶政庸政問題是管理中的一個難點。在化解這個問題方面,年輕干部自身具有獨特的優勢。年輕象征著活力,代表著朝氣。年輕干部由于入職時間短,往往具有勤于思考、善于學習、適應能力強、工作勁頭足等特點。并且新時代的年輕人心懷真摯的為民情懷、強烈的責任意識,滿腔熱情下定決心要立足本職崗位,努力踐行、不辱使命、敢為人先、勇挑重擔、為民服務。因此,必須選拔、培養那些有責任、有擔當的年輕人,為我們黨注入新鮮血液。
有了一批數量充足的優秀年輕干部,國家的各項戰略實施才會有充足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