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上合組織青島峰會重要講話精神系列解讀④】
編者按: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召開,習近平主席發表重要講話,推動峰會達成廣泛共識、取得豐碩成果,引領上海合作組織邁上新起點。為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上合組織青島峰會重要講話精神,光明網理論部聯合北京師范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共同策劃推出系列解讀文章,邀請北師大“一帶一路”研究院的專家學者從安全合作、經濟合作、生態合作、農業合作、文化合作、新型伙伴關系、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不同角度,對上合組織青島峰會意義作充分闡釋。
作者:北京師范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研究員 王超
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在中國青島成功舉行。這次青島峰會是上合組織擴員后召開的首次峰會,引起世界各國人民的廣泛關注。上海合作組織成立17年來,始終保持旺盛生命力、強勁合作動力,其秘訣就在于創造性地提出并始終踐行“上海精神”。一方面,“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貫穿著上合組織的發展歷程,成為各國共同發展的思想基礎和精神紐帶。另一方面,“上海精神”始終緊扣時代脈搏,將中國發展與上合組織各國發展銜接起來。比如,“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上海精神”與“一帶一路”倡議倡導的共商共建共享基本原則相結合,推動各國加強政治互信、經濟融合、人文互通,推動形成構架密切的利益共同體,著力打造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
目前,上合組織擁有8個成員國,以及一些觀察員國、對話伙伴國。其中,成員國中的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以及對話伙伴國中的亞美尼亞,都是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可以說,歐亞經濟聯盟與上合組織有著天然的“親緣”關系。2015年5月, 中國與俄羅斯在莫斯科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關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以下簡稱《聯合申明》),即通常所說的 “5+1”合作協議。五國均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合作伙伴,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也是上合組織成員國的重要成員,這種“親緣”關系為“一帶一路”建設奠定了“感情”基礎,為構建命運共同體奠定了“友誼”基礎。
“上海精神”和“一帶一路”倡議都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贏、平等友好為基礎的新時代外交觀。“上海精神”的深厚內涵,與儒家“和合”理念相通, 為地區和平與發展作出了新貢獻。《聯合聲明》指出:“中俄雙方將共同協商,努力將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相對接,確保地區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加強區域經濟一體化,維護地區和平與發展。雙方將秉持透明、相互尊重、平等、各種一體化機制相互補充、向亞洲和歐洲各有關方開放等原則,通過雙邊和多邊機制,特別是上海合作組織平臺開展合作。”無疑,“和合”理念在“ 5+1”合作中得到了充分體現,也助推“5+1”合作取得顯著成績。
在政策溝通方面,“一帶一路”倡議獲得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的積極響應,先后與各成員國簽訂了多項政府間的合作協議。今年5月在阿斯塔納經濟論壇期間,我國與歐亞經濟聯盟委員會和歐亞經濟聯盟各成員國代表共同簽署了《中國與歐亞經濟聯盟經貿合作協定》,這標志著中國與歐亞地區經貿合作進入新時代。
在貿易暢通方面,2017年我國與歐亞經濟聯盟貿易額達1094億美元,貿易額同比增長30%。今年11月將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歐亞經濟聯盟將會成為重要支持國家。與此同時,中國還與聯盟成員國積極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如中國與白俄羅斯共建的“巨石”中白工業園,已經成為“一帶一路”合作的標志性項目。
在資金融通方面,歐亞經濟聯盟五國全部加入亞投行,聯盟成員國與絲路基金、國開行、中國-歐亞經濟合作基金等銀行和金融機構均保持緊密合作關系。截止2017年,中國對俄羅斯直接投資22.2億美元,同比增長72%;哈薩克斯坦也已成為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最大的投資目的地國。未來,中國與聯盟成員國將進一步深化金融領域的務實合作,加快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與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
在民心相通方面,中國與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設立各種類型的文化交流中心,各成員國學歷互認,建立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聯合舉辦國際性論壇、研討會等,不斷加強文化教育合作。
中國與歐亞經濟聯盟之間經濟互補性強,貿易合作潛力巨大。推進“5+1”合作必須進一步堅定弘揚“上海精神”,將“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這一理念貫穿歐亞經濟聯盟與“一帶一路”建設始終。由此,“5+1”合作最有望建設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示范區域,最有望在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先行一步。
相關閱讀
系列解讀一:以安全為基石,推動上合組織可持續發展
系列解讀二:“上海精神”引領農業務實合作
系列解讀三:推動上合組織發展 建設新型文明觀的實踐和示范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