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記者劉丹)5月18日至20日,首屆“一帶一路”研究高級講習班在華僑大學廈門校區成功舉辦。本次講習班由華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林宏宇教授主持。何亞非、于洪君、龐中英、薛力、孫英春、尚會鵬、趙磊、胡鍵、李鴻階、黃遠水等國內知名專家學者主講。
自2013 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倡議以來,“一帶一路”倡議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愿景轉變為現實,建設成果豐碩,獲得了世界各國的廣泛認同,成為最受歡迎的全球公共產品。此次講習班旨在通過系統總結、梳理近五年來“一帶一路”的偉大實踐,從中積淀、探索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理論元素,為2019年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與未來的“一帶一路”實踐提供學術思考與理論支持。為期兩天的講習班,圍繞“一帶一路”與全球治理、“一帶一路”與中國軟實力、“一帶一路”與中國文化傳播、“一帶一路”與新時代大國關系等方面的議題展開研討。
國務院僑辦原副主任、華僑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何亞非,華僑大學黨委書記關一凡、原校長賈益民等出席開班式。關一凡表示,華僑大學舉辦講習班旨在探討“一帶一路”建設理論,促進學術研究和交流,幫助學員更好地理解“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為明年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與未來的“一帶一路”實踐提供學術思考與理論支持。
本次講習班呈現出“三高”的特點:第一,師資水平高,所聘講課專家均來自全國研究”一帶一路“的頂尖學者;第二,培訓強度高,兩天共十場專題講座,另加兩場專題互動討論;第三,互動頻度高,每場講座均有開放討論互動時段,此外還設有專門的互動研討課時供與會專家與學員充分溝通交流。參與此次講習班的學員來自全國各省市及海外12個國家與地區的高校、科研院所、智庫機構的專家教授、青年學者,還包括大量實際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的領導干部與從業人員。
此次講習班為全國多省及海外學者提供了重要的交流研討平臺,多位專家教授從宏觀到微觀,從歷史理論到發展實例全方位多角度進行講解,將“一帶一路”的內涵和發展,成就和挑戰更加清晰深刻地展現出來。據悉,“一帶一路”研究高級講習班將每年舉辦一次,將作為華僑大學的學術品牌活動,服務福建省特色高校智庫建設,服務“一帶一路”倡議。
[責編:李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