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聊馬克思的大學生活。馬克思被公認為“千年第一思想家”,那么這位思想家的大學生活是怎樣度過的呢?
我們知道,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在普魯士的一個律師家庭,可以說,馬克思的童年是在無憂無慮的環(huán)境中度過的。1835年,17歲的馬克思進入波恩大學讀書。他的中學老師這樣評價馬克思:能很好地翻譯和解釋古典作品中最艱深的地方,特別是那些與其說難在文辭的晦澀、無寧說難在內(nèi)容和思想的邏輯關(guān)系的地方;他的拉丁文俄文表現(xiàn)出豐富的思想和對題義的深刻理解,不過與主題無關(guān)的議論往往過多。可以說,在進入大學之前,馬克思就展現(xiàn)出了異于常人的才華橫溢、深邃思想以及他性格中的“桀驁不馴”。
1836年10月,馬克思離開波恩大學,轉(zhuǎn)學到柏林大學繼續(xù)攻讀法學課程。在柏林大學,馬克思廣泛涉獵各種思想知識,表現(xiàn)出了如饑似渴的求知欲、無窮無盡的學習動力和無情的批判精神。在這期間,馬克思拋開了大自然、藝術(shù)和整個世界,疏遠了朋友,沉浸在學術(shù)的海洋中,他汲取了極為廣博的各種知識,并開始著手創(chuàng)新一種新的法哲學體系,展現(xiàn)出了一個卓越思想家的潛質(zhì)。尤其是,馬克思在柏林上學時加入了青年黑格爾派的“博士俱樂部”,這個團體的成員是一些年輕的大學和中學教師、新聞記者和著作家,馬克思也結(jié)識了像盧格、鮑威爾、科本等有思想的青年人。1841年馬克思以論文《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和伊壁鳩魯?shù)淖匀徽軐W之區(qū)別》申請學位,并因得到委員會一致認可,未進一步答辯而順利獲得耶拿大學哲學博士。
馬克思的大學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是勤奮治學的。毛澤東寄希望于青年一代,曾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jié)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習近平總書記勉勵青年,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chuàng)造歷史。廣大青年既是追夢者,也是圓夢人。追夢需要激情和理想,圓夢需要奮斗和奉獻。廣大青年應(yīng)該在奮斗中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shè)添磚加瓦。我們青年人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享受著偉大時代的安寧、幸福、機遇,要向馬克思一樣找到人生的理想、勤奮學習、追求進步,為偉大時代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