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政治學系主任、教授 熊李力
????2018年5月15日,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正式宣告中國外交新布局中的頂層設計機構投入運行。從此前的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到當今的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外交頂層設計機構的演進突出體現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在新時代邁向復合統籌并舉的發展趨勢,開啟了中國外交復合統籌的新布局。
????一方面,復合型外交既是當今世界各國尤其是大國外交發展的總體趨勢,也是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客觀需要。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各國之間的經濟與社會聯系趨于廣泛密切,在以政治與安全事務為主的傳統外交核心領域之外,貿易、投資、金融乃至氣候變化等諸多領域逐漸成為各國外交關注的重點。在此背景下,受制于專業能力和機構設置,傳統的外交部門很難單獨應對涉及諸多專業領域的外交事務,外交呈現跨部門跨機構運作的發展趨勢。
????美國于2012年即已成立“跨部門貿易執法機構”,旨在針對其他國家的所謂“不公平”貿易行為開展調查和執法。在中國,為應對形勢發展帶來的新機遇和新挑戰,除外交部外,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商務部乃至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等諸多非傳統外交部門在相關專業領域對外事務中的角色和作用日益凸顯。無論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還是妥善處理與其他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摩擦,都需要跨部門跨機構的共同努力和協調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推進,不只是中央層級的諸多非傳統外交部門在外交事務中的角色和作用不可或缺,地方各級政府乃至相關企業與社會團體也越來越多地主動或被動參與對外事務。近來一直備受關注的“中興事件”突出體現了這一發展趨勢。可以說,中國外交的復合型發展不僅有賴于中央各部門的跨部門跨機構協調,而且對中央與地方、政府與社會的有效協作提出了新要求。正如習近平在主持召開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時指出:“地方外事工作是黨和國家對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推動對外交往合作、促進地方改革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另一方面,外交的復合型發展迫切需要強化外交的統籌性。鑒于外交牽涉的部門與行為體越來越多,倘若復合型外交缺乏有效有力的集中統一領導,很可能陷入各自為戰、群龍無首的困境。早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共中央即已成立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隨著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不斷推進,中央各部門、地方各級政府乃至企業與社會團體對外交事務的參與度不斷提升,在原有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外交統籌機構的規格、強化外交統籌機構的職能成為大勢所趨。
????相比原有的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作為中國外交新布局中的頂層設計機構,職能范圍更廣泛、機構設置更規范、參與成員更多元、統籌協調更有力、決策議事權威性更高,有利于完善黨和國家對外交工作的科學領導和決策,形成有效管理和執行的體制機制,加強黨和國家對部門和地方外交外事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
????新時代國內外形勢不斷發展變化,對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頂層設計、總體布局、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習近平在主持召開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時指出:“要強化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提高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能力。”從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到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這樣的頂層設計機構演變開啟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復合統籌的新布局,既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深入推進的實際需要,也符合當前國際形勢與各國外交發展的普遍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