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蘇學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涵養美好新海南的自信與自豪
——“第3屆東坡居儋文化思想研討會暨第22屆蘇軾國際學術會議”在海口召開
光明網4月23日電(記者王子墨 通訊員海濱)由中共海南省委宣傳部、海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指導,海南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中國蘇軾研究學會、海南大學主辦的“第3屆東坡居儋文化思想研討會暨第22屆蘇軾國際學術會議”21日在海南大學召開。
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吉林大學、西南大學和臺灣輔英科技大學、銘傳大學、東華大學等二十多所高校的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中華書局等學術機構和眉山三蘇文化研究院等蘇軾文化研究機構的專家出席會議。
會議以深刻認識蘇學的時代價值與現實意義,創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宗旨,從促進海南文化建設與發展角度,確立了“東坡文化與文化城市——走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題。會議的主要研究方向為:東坡居儋的文化意義、東坡生命實踐與人格境界、東坡的哲學思想、東坡居儋“既成三書”研究、東坡文化與“一帶一路”、新時代“蘇學”的確立與發展等。
四川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蘇軾研究學會會長周裕鍇教授認為,九百二十一年前,蘇軾作為宋代文化的第一巨子踏上海南島,安居在儋州。這是東坡之幸事,也是海南之幸事,更是中華文化之幸事!
中國人民大學古典文學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國蘇軾研究學會副會長冷成金教授表示,東坡先生居儋三年,將中國儒、釋、道文化的精髓發揮到了頂峰,達到了中國傳統士大夫人格的最高境界,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樹立了鮮活的樣本。
著名蘇學研究專家曾濤先生指出,新時代蘇學研究,完全突破了傳統蘇學的研究范圍,對“三蘇研究”的研究等三蘇文化遺產的所有方面,在傳統蘇學之外開辟了諸多新的研究領域,極大地拓寬了蘇學研究的范圍。
海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海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李公羽認為,弘揚蘇學研究與海南開放發展關系密切,意義重大。以蘇東坡文化研究為基礎和主體的蘇學,是海南走向世界的特殊名片、參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交流的“海南話語”,也是海南建設自由貿易區、促進傳統文化消費升級的重要結構性板塊,是海南參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展的強大內生動能。
其他與會專家們進行了廣泛研討,提出許多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與會專家們觀點新穎,學術成果豐碩,對于擴大海南大學學術影響、提升海南學術文化研究水平、推動中國蘇學研究發展意義重大。
本次學術會議由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眉山市三蘇文化研究院承辦,海南省儋州文化研究會、海南省新聞界書畫家協會、海南省蘇學研究學會(籌)、海南省廣告協會協辦。
[責編:李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