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記者趙宇)為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進一步推動面向21世紀的馬克思研究和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發展,由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馬克思主義研究院聯合舉辦的“馬克思與現時代: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國際高端論壇”于2018年4月23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教授、校長劉偉教授出席論壇開幕式,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吳付來教授主持開幕式。
“馬克思與現時代: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國際高端論壇”開幕式
出席本次會議的國際嘉賓有:國際馬克思恩格斯基金會秘書長、德國柏林-勃蘭登堡科學院MEGA工作組總負責人格哈爾特·胡布曼,德國柏林-勃蘭登堡科學院MEGA工作組成員、MEGA2第II部分即“《資本論》及其手稿”部分總負責人卡爾-艾里希·福爾格拉夫,德國柏林-勃蘭登堡科學院MEGA工作組成員、MEGA2版《德意志意識形態》(2017版)第一編者烏爾里希·帕格爾,柏林MEGA編輯促進會主席羅爾夫·海克爾,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哲學院教授弗里德里希·奧托·沃爾夫,德國恩格斯故居博物館前館長艾伯哈特·伊爾納,奧地利格拉茨大學哲學院教授盧卡斯·邁耶爾,德國魯爾大學哲學院榮休教授漢斯·馬丁·薩斯,德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專家克勞斯·迪特·布洛克等。此外,中國人民大學郝立新教授、梁樹發教授、李忠尚教授、秦宣教授、張新教授、張云飛教授、侯衍社教授、張秀琴教授、陳崎副教授、郗戈副教授、趙玉蘭副教授、沈江平副教授,中共中央黨校哲學部侯才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魏小萍研究員、北京大學哲學系聶錦芳教授、清華大學哲學系韓立新教授、中山大學哲學系馬天俊教授、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徐洋編審、人民出版社畢于慧副編審等專家學者和資深編輯參加了本次論壇。
在開幕式上,鑒于九位國際學者的卓越聲譽和學術影響力,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校務委員會主任靳諾教授為他們頒發了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學術大師講堂”嘉賓證書,對各位學者對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事業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謝。接下來,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教授致歡迎辭,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一級教授陳先達先生進行了學術演講。
靳諾書記為國外學者頒發“國際學術大師講堂”嘉賓證書
劉偉校長致辭指出,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這樣一個重要時刻,來自馬克思故鄉——德國的專家學者以及來自奧地利的專家學者與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研究專家們一道共饗思想學術盛宴,這其中包括多位《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工作組的專家。能夠推進馬克思恩格斯經典文獻的編輯出版,是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的最好方式之一;認真地研讀馬克思恩格斯經典著作,并結合新的社會實踐、研究新的時代課題,推動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是每一位馬克思主義研究者的使命和擔當,馬克思主義也正是在理論與實踐的雙向互動中不斷豐富和發展著自身。
陳先達先生表示,馬克思主義是由馬克思的經典、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政黨、馬克思主義革命者、社會主義革命實踐結為一體的學說,而不僅僅是保留在經典、保留在文本里的理論或學說。他指出,正因為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中國才開天辟地出現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先進的革命知識分子才從黑夜的摸索中找到了走出民族存亡困境和民族復興的理論指南,改變了20世紀中國的走向,改寫了中國近現代發展歷史的進程。堅持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道路,是我們黨九十余年來克服任何困難,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理論法寶。我們要以隆重紀念馬克思的誕辰為契機,進一步推動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推動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和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
與會專家學者、嘉賓合影
在為期兩天的論壇研討中,與會專家將圍繞“馬克思的文本與思想研究”、“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與社會主義發展研究”、“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與影響研究”等主題開展深入研討。
靳諾書記和劉偉校長同與會國際學者合影
在論壇開始前,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教授、校長劉偉教授、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吳付來教授在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馬克思主義學院郝立新院長等陪同下會見了與會外方專家。
[責編:李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