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記者劉丹)4月18日上午,民政部國家社會組織管理局副局長、南京大學特聘研究員、中國社會組織促進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廖鴻在中銀協組織的“全國銀行業協會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培訓班”上作了“深化改革 強化監管 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在行業治理中積極作用”的專題授課。
廖鴻首先對本次培訓的重要性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中國銀行業協會作為民政部授予的“全國先進社會組織”和5A級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積極組織各省地市銀行業協會共同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體現了中銀協的政治擔當,也表明中銀協各方面工作走在了全國行業協會商會的前頭。
廖鴻重點分析了在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背景下,行業協會商會如何更好地發揮在行業治理中的作用。他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偉大歷史進程中,對行業協會商會健康發展、作用發揮給予了高度重視,對行業協會商會的改革發展與規范管理作了系統安排。尤其在提升行業協會商會發展地位、加大扶持力度、強化黨建工作、開展脫鉤改革試點、加強綜合監管等方面成效明顯。
黨的十九大報告先后五次提到社會組織,為社會組織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一是要穩妥推進社會組織協商民主,促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二是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的作用,實現社會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動。三是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落實減排承諾。四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五是注重從社會組織中發展黨員,引導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廖鴻說,剛剛結束不久的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強調在黨的統一領導下,人大、政府、政協、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要協調行動,增強合力。《決定》強調要推進社會組織改革。要“加快實施政社分開,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克服社會組織行政化傾向。適合由社會組織提供的公共服務和解決的事項,由社會組織依法提供和管理。依法加強對各類社會組織的監管,推動社會組織規范自律,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
在談到社會組織下一步發展時,廖鴻表示國家社會組織管理局將積極實施“兩手抓”,一是抓培育發展,加強社會組織黨的建設,提高政治站位,給予政策扶持,激發內在活力。二是抓監督管理,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社會組織發展要從單純的數量增長轉移到注重質量發展上來,加強規范性建設,提升服務質效及水平。未來,將通過立法的形式明確行業協會商會的地位作用、權利義務、資產屬性,不斷優化結構,健全功能,使行業協會商會在助推經濟轉型升級、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提供社會服務、創新社會治理、加強行業自律、擴大對外交流等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責編:鄭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