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問題加載中,請稍候。
若長時間無響應,請刷新本頁面
光明網訊(記者康慧珍)3月17日至18日,紀念“真理標準大討論”40周年學術高峰論壇在江蘇徐州隆重舉辦。論壇由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馬克思主義部、《江海學刊》編輯部和江蘇師范大學哲學系聯合主辦,江蘇師范大學哲學范式研究中心承辦。
論壇現場
開幕式由江蘇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岑紅教授主持,江蘇師范大學校長周汝光教授、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會長郝立新教授、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哲學學部秘書長郭湛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副主編孫麾編審、南京大學哲學系主任唐正東教授、《江海學刊》副主編趙濤編審出席開幕式并講話。近60名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共中央黨校、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江蘇師范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及期刊媒體的工作者參與論壇。
周汝光在致辭中介紹了江蘇師范大學哲學學科建設所取得的成績,肯定了哲學范式研究中心作為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創新團隊所做的重要工作,并指出,本次論壇既是紀念40年前改變中國命運重大事件的一次討論,也是深入梳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發展脈絡的一次討論。
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會長郝立新教授認為,40年前的“真理標準大討論”提出了實踐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現實中的重要地位,開啟了思想解放和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經過40年的發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本身已經受了實踐的檢驗,成為中國改革和發展的深層思想基礎。從哲學上講,這一命題突出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性,它倡導實踐思維,強化實踐精神,回應實踐挑戰,解答實踐難題,探索實踐規律。
其他與會學者結合自身經歷,回顧了“真理標準大討論”在40年前對思想和理論界的影響,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的作者胡福明先生表達了崇高的敬意,并圍繞學術事件的政治意義、哲學與時代的關系、改革開放的經濟哲學基礎、政治體制改革與經濟體制改革的關系、實踐主體性與人民群眾的關系、真理標準討論與思想解放的關系、實踐觀的演變歷程及其當代使命等問題展開充分討論和交流。
郝立新最后指出,本次會議拉開了國內學術界總結反思改革開放40周年實踐經驗與哲學成果的序幕,體現了當代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責編:李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