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問題加載中,請稍候。
若長時間無響應,請刷新本頁面
作者: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張克
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共產黨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的,人民群眾什么方面感覺不幸福、不快樂、不滿意,我們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李克強總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把群眾最關切最煩心的事一件一件解決好。
時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墩ぷ鲌蟾妗窞槿珖嗣瘾I上了一份兌現承諾的時代答卷。過去五年極不平凡,中國取得了“全方位、開創性成就”,發生了“深層次、根本性的變革”,其中尤為重要的是通過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新時代人民群眾對就業、教育、醫療、養老和環境等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增長,要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須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要讓審批更簡化。時至今日,行政審批改革已經到了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關鍵時期。優化營商環境,要繼續削減行政審批事項,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各類職業資格、生產經營許可等準入門檻,讓市場主體真正感受到簡政放權的含金量。今年全國將普遍推行“證照分離”改革,企業開辦時間、商標注冊周期、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都將大幅縮短,大眾創業的星火燎原之勢不可阻擋。徹底實現審批流程簡化,還需要從源頭上轉變“重事前審批、輕事后監管”的陳規戒律,走向政府定標準、企業做承諾、失信有懲戒的新型協同治理模式。
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要讓監管更強大。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在空氣質量、環境衛生、食品藥品安全和住房、教育、醫療、就業、養老等方面,群眾還有不少不滿意的地方”。近一段時間環境、教育、食品藥品等領域出現了一些備受關注的社會問題,提升政府監管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成為當務之急。今年市場監管領域將全面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改革,建立隨機抽查事項清單、檢查對象名錄庫和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并將抽查結果向社會公開,切實解決執法不公、執法擾民、選擇性執法等問題。針對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必須創新政府監管方式,廣泛運用大數據、風險管理、社會信用等新型監管工具,提升監管水平和效率。在基層監管一線,應當加快推進綜合執法機構機制改革,推動人、財、物等資源向基層傾斜,有效減少監管盲區、降低執法成本。
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要讓服務更優質。從根本上解決“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問題,要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群眾和企業辦一件事的視角重塑政府業務流程,力爭做到讓老百姓到政府部門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省市通過互聯網+政務服務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以優質服務為企業添動力、為百姓增便利,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大幅增強。今年還將進一步清理、取消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各類證明,群眾詬病的“奇葩證明”現象將逐漸成為歷史。此外,政府要兜牢民生底線,在扶貧、教育、醫療和養老等民生事項上織密覆蓋城鄉的保障網,讓老百姓都能享受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制度紅利。
萬事悠悠,民生為大。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時不我待,絕不能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必須干字當頭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增強政府公信力,關鍵是要信守承諾,不能“新官不理舊賬”,在重大決策、權力責任清單、預決算信息、開放政府數據、政務誠信建設等方面全面推進政務公開。提升政府執行力,要進一步用好督查督辦和績效管理制度,不斷完善激勵約束和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給改革創新者撐腰鼓勁,對庸政懶政者嚴肅問責。
新時代展現新氣象,新時代呼喚新作為。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是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當前,各級政府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建設一定能夠取得新的更大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