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荊州市委書記 楊智、荊州市市長? 崔永輝
精準脫貧是硬骨頭硬任務,來不得水分、務不得虛功。唯有把貧困群眾放在心上,把脫貧職責扛在肩上,把脫貧任務抓在手上,沖在第一線,干在最前沿,才能做好表率、凝聚人心、振奮士氣,才能不斷營造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的“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聚集最強扶貧合力。只有牢牢抓住以黨建引領脫貧攻堅這一“牛鼻子”,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整縣推進”為抓手夯實基層黨組織,選優配強村黨組織書記,引領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促進農村社會安定和諧,才能為群眾留下一支“永遠不走的工作隊”,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7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再次強調,要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面對脫貧攻堅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要求,荊州市委、市政府保持戰略定力,以推進“六大攻堅行動”為抓手,不斷推動精準扶貧向縱深發展。
推動“整村推進”攻堅行動
整村推進有利于統籌扶貧資金、實施項目規劃,有利于調動各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對扶貧工作具有很強的針對性。荊州市整村推進的做法在于,整合資金,確保一般貧困村投入不低于400萬元,深度貧困村投入不低于500萬元。實行分類指導,采取發展光伏電站,盤活資產資源,增加村集體收入。建立臺賬,銷號管理,督促指導205個未出列貧困村完成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建設。開展貧困村綜合治理,實施水、電、路、氣、房和環境改善“六到農家”工程。核實核準底數,做好規劃,確保2018年前全部完成危房改造任務。開展以垃圾處理、污水處理、衛生廁所建設為重點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力爭將貧困村打造成美麗鄉村。
推進“產業發展”攻堅行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脫貧也要致富,產業扶貧至關重要”。發展產業是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也是脫貧攻堅的重點和難點所在。荊州市始終把實現穩定脫貧作為工作的核心,切實讓產業發展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依托。把產業扶貧與美麗鄉村、特色小鎮和全域旅游結合起來,在每個貧困村至少培育1—2個新型經營主體,建立1—2個專業合作社,建設1個電商服務站。大力推進農村土地流轉,通過經營權流轉、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等多種方式,為培育龍頭企業、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提供支撐,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參與規模經營,讓喪失勞動能力的深度貧困戶享受穩定分成。
推進“金融助力”攻堅行動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大舉措和關鍵支撐,黨中央、國務院為此將其作為政策“組合拳”的“重頭戲”安排部署、狠抓落實。荊州市積極協調金融部門和金融機構強力推進金融扶貧行動。突破性發展扶貧小額信貸,實現貧困村金融扶貧工作站全覆蓋、貧困戶評級授信全覆蓋、符合貸款條件貧困戶貸款全覆蓋,全面落實風險補償金、獎勵金和貼息資金。加強金融風險防范,縣級政府設立不少于1000萬元的風險補償金,嚴格執行政府與銀行7:3的風險分擔比例政策,并根據放貸情況對風險補償金規模及時補充調整。通過金融助力,確保今年完成6.6億元扶貧小額信貸任務。
推進“健康扶貧”攻堅行動
因病致貧返貧是荊州市最大的致貧因素,是全市脫貧攻堅的一塊“硬骨頭”,全市未脫貧人口中有49%屬于因病致貧對象。“健康扶貧”攻堅行動就是要從根本上解決貧困群眾看不上病、看不起病的問題,攻克“醫療保障”這一“碉堡”。荊州市嚴格落實兜底保障,縣級政府為貧困對象全額購買新農合保險、大病保險和補充醫療保險,人社部門落實醫療保險報銷,民政部門落實醫療救助,縣級政府負責兜底,確保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住院及門診慢性病醫療費用報銷比例達到90%以上,個人年度自負費用5000元以內。落實先診療后付費和“一站式”結算,建立貧困對象電子健康檔案和居民健康卡,更好地提供公共衛生、慢性病管理、健康咨詢等綜合服務。
推進“扶志自強”攻堅行動
脫貧的主體始終是貧困戶,內因是關鍵,但在實際工作中,部分貧困戶發展意識不強,“靠在墻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同時,有些結對幫扶工作仍然停留在送錢送物搞慰問,沒有從“輸血式”扶貧轉變到“造血式”扶貧,扶貧成效不高。“扶志自強”攻堅行動目的就是最大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荊州市開展先進評比,每年組織好“我脫貧我光榮”等評選,樹立典型,提振信心。強化激勵措施,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確定的獎勵政策,引導貧困戶主動“摘帽”。引導群眾參與到村到戶的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等項目,在接受監督中增強貧困群眾的自信心。同時加強輿論宣傳,把鏡頭對準自立自強的貧困戶,弘揚自強不息、扶貧濟困傳統美德。
推進“你我同行”攻堅行動
荊州市以即將到來的全國第四個“扶貧日”為契機,全力推動“你我同行”攻堅行動。各級“四大家”領導和部門主要負責人帶頭開展走訪調研,與困難群眾共商脫貧之策、共謀致富之路;深入開展“聚力脫貧攻堅、人大代表在行動”活動;充分發揮政協委員、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在精準扶貧工作的建言獻策、民主監督和榜樣引領等作用;開展“百企幫百村”行動,幫助貧困村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產業、擴大就業;發布“扶貧日”公募倡議書,啟動荊州市“最美扶貧人”評選活動,營造濃厚的精準脫貧攻堅氛圍;發揮群團組織優勢,大力開展青年文明號助力精準扶貧行動,實施“春蕾計劃”“讓夢飛翔”等助學項目,集聚精準脫貧合力。
精準脫貧是硬骨頭硬任務,來不得水分、務不得虛功。市縣鄉村四級書記唯有把貧困群眾放在心上,把脫貧職責扛在肩上,把脫貧任務抓在手上,沖在第一線,干在最前沿,才能做好表率、凝聚人心、振奮士氣,才能不斷營造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的“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聚集最強扶貧合力。各級書記只有牢牢抓住以黨建引領脫貧攻堅這一“牛鼻子”,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整縣推進”為抓手夯實基層黨組織,選優配強村黨組織書記,引領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促進農村社會安定和諧,才能為群眾留下一支“永遠不走的工作隊”,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