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問題加載中,請稍候。
若長時間無響應,請刷新本頁面
改革創新并重,構建全球治理新體系
全球治理體系的發展演變與國際力量結構的變化密不可分。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崛起,將不可避免地影響全球和區域治理各個領域的利益分配格局,從而帶來不同類型國家之間圍繞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激烈競爭。對既得利益的發達國家來說,維護現有全球治理體系的利益分配優勢、制定對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約束性更高的新一輪高標準全球治理規則體系是其參與全球治理的主要追求。而對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來說,提升其代表性和話語權、完善現有全球治理體系是其參與全球治理的基本訴求。現有的全球治理體系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發展和穩定的外部環境創造了穩定的預期,減少了全球挑戰及其應對的不確定性。為此,維護現有體系的穩定發展是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國家的現實選擇。但是,由于很多現有全球規則制定過程中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參與的缺位或不足,現有體系未能充分反映他們的利益訴求。例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等傳統全球治理機制的改革步伐遠遠落后于世界政治經濟發展的現實。在現有全球治理體系框架下,建立一些新的國際機制和規則有助于形成改革現有體系的推動力量,也能在一定程度和范圍內彌補現有體系的不足。
立足南南合作,構建公平合理新秩序
在全球治理機制中,盡管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發言權不能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提并論,但他們絕不是全球治理的旁觀者,而是重要的參與者。在全球治理框架下,發達經濟體擁有七國集團這一代表自身利益的國家集團,在很多議題上,他們往往都要進行內部溝通,形成共同的立場和主張,從而最大限度地維護自身利益。對于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而言,長期以來由于缺少相應的溝通和協調機制,導致部分國家之間分歧較大而無法形成合力,在與發達國家的博弈中也因此處于劣勢。為此,中國積極推動南南合作,始終與廣大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一起,在全球治理平臺上協調立場,形成共同聲音,不斷擴大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治理中的話語權。在此過程中,中國發揮了積極引導作用,并利用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等新興市場國家合作機制的聚合作用,不斷讓中國構建公平合理新秩序的理念和主張得到更多支持。同時,中國還不斷加強以南南合作為基礎的國際發展合作框架,發展新型多邊開發機構,提出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在積極推進多邊經濟外交的同時,中國積極倡導和建構具有平等性、和平性和包容性的全球伙伴關系網絡。
注重務實合作,構建全球治理新平臺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全球治理進入新舊格局、新舊動能、新舊模式深刻調整和轉變時期。這既為全球治理的未來發展帶來了諸多的不確定性,也為構建更加有效、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新平臺提供了可能。在這一背景下,二十國集團與金磚國家合作機制逐步成為中國和全球主要國家開展務實合作的重要平臺。例如二十國集團形成了以峰會為引領、協調人和財金渠道“雙軌機制”為支撐、部長級會議和工作組為輔助的合作架構。但總的來說,兩個機制均沒有固定組織章程,也未設立秘書處和固定辦公場所,每次峰會主題主要由東道國擬定。因此,領導人峰會議程的延續性得不到保障,達成的共識也難以得到有效執行。基于此,中國積極推動全球治理新平臺的建設,與各成員國和參與國進行務實合作、達成廣泛共識。根據這些不同層次的交流以及協調機制在國際規則制定中的不同地位與作用,在依托這些平臺參與和引領全球治理的過程中,中國并未強求各國在所有問題上達成共識或保持一致,而是立足解決共同面臨問題的實際,最大限度地開展各領域務實合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在全球治理領域不僅是重要的參與者、建設者和貢獻者,更是全球治理改革的重要推動力量,對外部世界產生重要影響。隨著以經濟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日益增強和對外交往的日益深化,中國將更加積極地參與全球治理,不斷推動國際體系的發展與完善,并以行動實踐為重塑現有全球治理體系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