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問題加載中,請稍候。
若長時間無響應,請刷新本頁面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
全面深化改革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習近平總書記也指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5年來,我們在這方面的努力成績斐然。
5年來,中國經濟保持了中高速增長,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2013-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2%,高于同期世界2.5%和發展中經濟體4%的平均增長水平,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為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奠定牢固的物質基礎。
5年來,我國居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收入差距持續縮小。2016年,人均國民總收入大幅增加,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2010年相比實際增長62.6%,為2020年實現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番的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5年來,社會就業不斷增加,就業形勢持續向好。2016年我國城鎮新增就業1314萬人,連續四年超過1300萬人,城鎮新增就業連續保持在較高水平;在穩定和擴大就業的同時,就業質量明顯提高,就業保障更加規范,“雙創”活動帶動就業增長作用突出。
5年來,精準脫貧成效卓著,取得的成績舉世矚目。黨的十八大以來,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快速增長,生活消費水平質量大幅提高,生活條件和環境明顯改善,小康短板在加速補齊。
5年來,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進,綠色發展進程明顯加快。我們加速發展循環經濟,大力治理環境污染,不斷強化大氣污染防治。使得生態系統嚴重退化勢頭得到初步遏制,城鄉人居環境逐步改善。
人民群眾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人民有所呼,改革就要有所應,正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才讓人民有了更多獲得感。
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重大戰略舉措、重大方針政策、重大工作,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著力全面深化改革的題中應有之義。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豐富和發展增添了新的實踐素材。
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提出的提出新的新思想、新論斷、新舉措,以及取得的重大成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指路導航、攻堅克難,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結果。這不但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推向新境界,更重要的是,使我們能夠以改革實踐為理論源泉,不斷拓展理論新視野、作出理論新概括,為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創造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