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海社會科學院軟實力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胡鍵
2017年9月4日,金磚國家領導人在中國廈門市圍繞“深化金磚伙伴關系,開辟更加光明未來”成功舉行了第九次會晤。本次會晤在金磚合作已有進展的基礎上對未來共同發展的愿景進行規劃和展望,在協商一致的前提下通過了《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宣言》。廈門宣言不僅回顧了過去10年在艱難的歷程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更重要的是對下一個十年如何開展更加緊密的合作、如何為全球治理貢獻金磚國家的智慧、如何推進新型全球化進程提供金磚國家的方案等問題,制定了一個行動綱領。因此,廈門宣言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綱領性文件。
金磚精神凝聚金磚人心
2009年6月金磚國家領導人首次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會晤的內容,是要求改善國際貿易和投資環境,承諾推動國際金融機構改革,提高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機構中的發言權和代表性。很顯然,這次會晤金磚國家追求的純粹是經濟的目標。但是,從第二次會晤開始,金磚國家不僅就世界經濟形勢、國際金融體系的改革等問題闡述了看法和立場,而且還商定推動金磚合作與協調的具體措施。這樣,“金磚國家”的合作機制初步形成。在探討金磚國家內部合作和全球性的政治經濟問題的過程中,金磚國家逐漸形成了“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價值理念。
金磚國家分布在亞洲、非洲、歐洲和美洲,五個國家占據世界領土面積的1/4,覆蓋世界人口近半。不僅如此,十年來金磚國家在五國各自內部發展、助推世界經濟復蘇、推進國際金融體制改革,以及加強全球治理等方面都卓有成效。因此,金磚國家不僅人氣旺,而且也能夠凝聚人心。尤其是金融危機結束之初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的情況下,金磚國家通過加強合作實行“抱團取暖”。十年來的實際證明是非常成功的。也正因為如此,2014年7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六次會晤上發表題為《新起點 新愿景 新動力》的講話指出,要發揚金磚國家獨特的“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合作伙伴精神。從那次會晤之后,金磚國家的每一次會晤的都強調“伙伴關系”,如2015年的主題是“金磚國家伙伴關系—全球發展的強有力因素”;2016年的主題是“打造有效、包容、共同的解決方案”,其中“包容”不僅包括議題更具有廣泛性,而且也包括內部合作也具有包容性。廈門會晤則在已經建立起的“合作伙伴關系”基礎上,強調 “深化合作伙伴關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因而把“深化合作伙伴關系,開辟更加光明未來”作為主題。因此,宣言也指出,經過十年的發展,金磚國家“已經培育出互尊互諒、平等相待、團結互助、開放包容、互惠互利的金磚精神,這是我們的寶貴財富和金磚國家合作不竭的力量源泉”,更是金磚國家凝聚人心的最重要的價值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