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正在閱讀:【思享家】趙俊杰:中國擔綱全球經濟治理的主角任重道遠
首頁> 理論頻道> 思享家 > 正文

【思享家】趙俊杰:中國擔綱全球經濟治理的主角任重道遠

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2017-07-17 15:23

調查問題加載中,請稍候。
若長時間無響應,請刷新本頁面

  作者: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 趙俊杰

  7月7日至8日,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二次峰會在德國漢堡舉行,本屆峰會的主題是“塑造聯動世界”,傳承了上屆杭州峰會“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精神。

  冷戰后舊有的國際格局發生劇變,但新的國際格局并未生成。在新舊格局交替之際,全球經濟治理日益失衡,金融危機此伏彼起,貧富懸殊越來越大。在此背景下,G20這一新的全球經濟治理機制應運而生。它的代表性在于:雖然只有20個成員國,但其經濟總量、國際貿易和人口數量分別占全球的90%、80%和66%,足以對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產生巨大影響。正因如此,G20每年召開的峰會以及探討的話題就格外引人注目。

【思享家】趙俊杰:中國擔綱全球經濟治理的主角任重道遠

  中國作為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從加入G20開始,就致力于推動G20成長為全球經濟治理的一大核心平臺。然而,G20成員構成復雜,既包括西方七國集團(G7)和歐盟(EU)這樣的發達國家集團,也包括金磚五國(BRICS)這樣的新興經濟體,還包括墨西哥、土耳其和印度尼西亞等不少發展中國家,其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以及在國際事務中話語權的差異,決定了各方利益訴求的不一致甚至是立場對立。

  中國對參與G20峰會十分重視。因為我們深知,要想提升發展中國家對全球經濟和國際貿易的話語權,就必須依托G20這個更大的平臺,聯合金磚國家和廣大發展中國家,逐步改變舊的不公平、不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同時,將G20逐步打造成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推動經濟全球化走向深入的多邊合作大舞臺。基于這樣的戰略考慮,中國領導人近年來十分重視參與G20峰會,發揮擔綱全球經濟治理的重任。

  自2009年9月G20美國匹茲堡峰會以來,中國領導人加大對G20議題的主導權和話語權,旨在團結大多數成員國來表達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全球治理觀,謀求自身的正當權益。從G20匹茲堡峰會到首爾峰會,從戛納峰會到圣彼得堡峰會,從杭州峰會到漢堡峰會,中國領導人始終秉持“鐵肩擔道義”的理念,積極倡導并引領G20構建長效治理機制,形成重大共識,走向務實合作。

  習近平主席自2013年9月出席圣彼得堡峰會以來,已經連續5年參加G20峰會。依托這個多邊合作大舞臺,他提出了一系列中國政府的改革觀點和合理化主張,贏得國際社會的高度重視和普遍贊譽。概括起來,習主席對全球經濟治理和改革的主張如下:1、在G20框架下推進金融機構改革,增加發展中國家話語權;2、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倡導貿易和投資自由化;3、關注發展議題,促進經濟增長和就業;4、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完善全球氣候和能源治理;5、推動創新和新工業革命,制定中長期可持續發展全球議程和行動計劃。6、推動經濟全球化向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和共贏方向發展;7、推動共同發展,幫助發展中國家實現跨越式發展。

  從習近平主席這些治國理政的觀點和主張來看,核心是建設創新、開放、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倡導自由貿易,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關注全球重大問題(如氣候變化和發展不平衡問題)。在中國領導人堅持不懈的努力下,近年來G20峰會的議題更多的涵蓋了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利益訴求。比如,G20戛納峰會通過的《增長與就業行動計劃》,G20杭州峰會通過的《二十國集團深化結構性改革議程》《二十國集團全球貿易增長戰略》《二十國集團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行動計劃》,充分反映出中國的全球經濟治理主張,并且預示著國際經濟秩序的變革。在中國政府的推動下,G20避免了成為多邊合作的空談館,開始走向務實合作。

  在新舊交替時期G20畢竟是個新生事物,受制于不少變數影響,要即刻發揮其全球治理的主要作用是不現實的。就目前而言,這些變數包括: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后執行“美國優先”的單邊主義,推行貿易保護主義;英國脫歐與歐盟的斗爭激烈;美歐關于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主張相左;歐洲民粹主義和極右翼政治勢力日益猖獗,等等。本屆G20峰會未能就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達成共識,G20內部對經濟全球化的主張也并不一致。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擔綱全球經濟治理任重而道遠,而中國政府發揮的引領作用值得我們點贊。

[ 責編:蔣正翔 ]
閱讀剩余全文(

您此時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聞表情排行 /
  • 開心
     
    0
  • 難過
     
    0
  • 點贊
     
    0
  • 飄過
     
    0

視覺焦點

  • 提高糧食生產適應氣候變化能力

  • 如何理解貨幣政策的“適度寬松”

獨家策劃

推薦閱讀
發展數字經濟是我國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面對創新涌現、迭代迅速的發展態勢,我國積極順應數字經濟發展規律,審時度勢調整發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制,關鍵在于推進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糧食政策創設與制度創新,調動和保護好農民種糧積極性,讓農民種糧有奔頭,讓政府抓糧有動力。
2025-03-26 16:25
在當前中國的發展進程中,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是兩個至關重要的戰略方向。這兩大戰略的實施,不僅關系到中國現代化進程的推進,也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關鍵步驟。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機構、人才、設施等創新要素最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創新。城市的創新及發展,既需要制定明確的目標,還需要遵循一定的規律和原則。
2025-03-18 09:13
全過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進機會公平、打破利益藩籬,讓維護社會正義的機制更加完善,持續性地疏浚社會成員上升發展流動渠道,確保每個個體都擁有人生出彩、夢想成真的機會。
2025-03-03 10:49
契合數字化、智能化的傳播格局,適應Z世代擁抱變革、表達活躍、實踐奮進的代際特征,以更鮮活的話語、多元的樣態實現有效觸達,彰顯理論的生命力與引領力,是做好新時代理論傳播的應有之義。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產業作為國民經濟最重要的先導產業、基礎產業和戰略性產業,正在通過生產要素、生產資料更新、重組,生產關系、生產制度重塑,成為最具潛力、帶動力和深刻影響力的新質生產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帶一路”的主要目標之一是通過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實現共建國家的共同發展與繁榮。經過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標志性項目相繼建成并投入運營,為共建國家帶來了許多實實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經濟學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角色,應該是在科學決定氣候目標的基礎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實現該目標,而不是將經濟考慮凌駕于科學之上,由經濟學決定溫升應該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數字絲路是我國新時期發展的戰略性選擇,是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新階段。數字絲路貿易的偉大實踐正在使古老的絲路煥發出新的光輝。
2024-10-10 16:04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國際關系學科建設顯著加強,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建設路徑都更加明確,要求更加清晰,學科建設明顯提速,突出體現在學術創新、實踐支撐、人才培養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鎮化進程的學科建設涵蓋了高等教育體系中為適應新型城鎮化發展需求而設立的大量相關專業和研究方向,在實踐中也是由一個龐大的職業群體共同推進著與中國現代化進程相伴的城鎮化進程。
2024-10-03 09:55
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為理論創造提供了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為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4-09-19 11:05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的深入,數智化將為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帶來更多的機遇和動力,助力中國實現美麗中國建設和“雙碳”目標,為全球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網絡梗”越來越成為網絡空間講好正能量故事的優良載體。加強“梗能力”建設,是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高質量傳播的重要途徑。
2024-08-06 10:17
與“修昔底德陷阱”的預設恰恰相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動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向前發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將具有高碳匯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區域納入生態保護紅線范圍當中,實施具有規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數字治理,本質上是數字技術向多元治理主體賦能增效的過程,其目的是在數據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礎上,從多個層面對治理系統的感知、決策和執行能力進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我們更需要的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謂“理論”。
2024-06-21 16:53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必須用好總體國家安全觀這一強大思想武器,自覺運用其方法論原則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從整體上把握國家安全,不斷開創新時代國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