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席14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時,發表了題為《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主旨演講,并于15日下午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會見了報道論壇的中外記者,介紹了會議情況和主要成果。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內涵豐富、影響深遠,引起了各界熱議和積極響應。與會各國領導人普遍認為,“一帶一路”為國際合作提供了新機遇,注入了新動力,有助于推動實現開放、包容和普惠的全球化。就此,光明網記者采訪了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國際關系學會副會長楊潔勉,以下為采訪實錄。
?
當前世界上的許多問題是在我們歐亞大陸地區,在這個時候,我們以“一帶一路”作為一個主要的平臺和抓手,通過我們相互之間的機制性的合作,把它整合成一個加強和平,減少對抗的有效方法。這就是中國一直堅持的“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解決當前問題的總鑰匙”。
我們通過“互利共贏”、“共商、共建、共享”的辦法,實現了“一帶一路”的代表性、公正性。這個建議是中國提出來的,但是中國希望同整個國際社會,特別是“一帶一路”有關國家,共同努力建設“一帶一路”。
在四年不到的時間里,“一帶一路”得到了大多數國家的認同和支持。應該說在當前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問題交織,有些地區、民族國家、宗教內部矛盾十分尖銳的時候,我們提出了“一帶一路”,并且予以了實實在在的推行,猶如一縷清風,給世界帶來了新的思考和新的希望。
?
“一帶一路”倡議為沿線國家實現合作共贏提供了機遇
?
未來“一帶一路”的建設,第一,應制定切實可行的、實實在在的計劃進行推進。從政治安全上講,“一帶一路”為有關國家把注意力更多地從戰亂斗爭轉移到經濟、文化、民心的合作交流方面提供了機遇。比如“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期間,眾多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國際組織的代表團共聚北京,這就為和平合作提供了機遇,增強了和平建設的力量。韓國和朝鮮派出了代表團參加會議,他們在會議期間也進行了接觸。日本派出了以二階俊博作為代表的日本代表團,我們習主席在非常忙的情況下抽出了時間和他進行了交談,對緩和中日問題,促進中日合作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美國這一次也派出了代表,而且把參與“一帶一路”寫入了中美兩國一百天計劃的早期收獲成果之內。
第二、中國也提出了很多新的建議,投資增加、人員往來、建立更好的雙邊、多邊的合作機制。這個能夠使廣大的國家和人民有更多的獲得感。
第三、我們做的是把1.0版的“一帶一路”升級為2.0版。如果說1.0版本主要是提出了一個總的方向,那么2.0則是逐步充實、豐富和發展,使大家可以集中各種資源進行合作。所有這些做的都非常的到位,而且還有很大的潛力和后勁。
?
“民心相通”使“一帶一路”建設更有后勁
?
我們要加強“民心相通”,因為政府之間的交流合作盡管非常重要,但是畢竟只是一個方面。只有增強了人民間的互相交流、互相理解,并形成共識,才能夠使我們的經濟合作更有潛力和后勁,使我們的政治合作獲得更多人民的支持。
我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加強“民心相通”。第一,趁著目前“一帶一路”很好的發展勢頭,加強我們和各國人民之間的交流,使我們的民間往來、文化年、旅行、留學生、文化交流等活動落到實處。
第二個我認為應當加強“一帶一路”的輿論宣傳。我們要自己發聲,我們要把“一帶一路”的理念、計劃和成就,以及“一帶一路”使人民的感受到的獲得感等內容,在宣傳上,增加我們的聲音,加大我們的力度。
從更深層次的角度講,“一帶一路”集中了世界主要文明,包括基督教文明、伊斯蘭文明、中華文明等等,需要進行艱苦努力和仔細研究,才能形成更多的相互交流和思想文化上的共鳴。這一點我們現在也在做,但總的來說,“民心相通”,不是像投資、貿易等這么容易看得見?!懊裥南嗤ā保锹こ黾毣睿サ恫徽`砍柴工。這方面,我想有關的知識界、學界、大學智庫、輿論界承擔著更加重要的責任。
?
“一帶一路”對國內經濟建設起到了整合引領作用
?
習主席的開幕式主旨報告高屋建瓴,從歷史、現實到今后的發展都作出了指導。
今后我們的各項工作,可以更加自覺地圍繞著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建設指導思想、主要理念和主要計劃,更加有機地、自覺地結合。我們把分散的、個別的、不自覺的行為變成了一個整體,這個運作可以取得倍數效應。我們各個地方、各個部門都要努力地進行對接。我很高興地看到了像新疆、成都、四川重慶、義烏等地方,已經做出了很大成績。各個系統、領域也進行了很大的努力,比如衛生部、文化部都跟了上來。
現在,我想還有個提高升華的空間,比如我們的金融就應該從簡單的資金融通,要向金融設計、金融發展的方向前進。我們要以最先進的、最前沿的理念機制,投入到“一帶一路”建設同中國各個省、各個地方和各個部門的銜接中。這樣對我們國內的經濟、社會發展也將會有一個非常大的推動,比如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渤海灣也都會因此獲得新的發展。
(光明網記者秦超 采訪整理)
欄目簡介
《“五老”評熱點》是光明網最新推出的一檔有聲互動節目,聚焦當前社會發展、社會主義核心體系建設中的熱門話題,邀請“五老”(即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授、老模范),以“有聲評論”的方式,理論聯系實際地進行深入解讀。
往期回顧
聯系我們
如果您也是“五老”中的一員,愿意與網友分享自己對于新聞事件的看法,歡迎將您的個人簡介及聯系方式發送至wulao@gmw.cn,我們將及時回復您的來信。
欄目策劃:光明網理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