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問題加載中,請稍候。
若長時間無響應,請刷新本頁面
二、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理論意義
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科學,是隨著時代進步和社會實踐活動拓展而不斷發展的理論。在當代中國,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這些年我們始終在講的“老祖宗不能丟,又要講新話”,既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偏離根本,又要根據中國的具體實際和我們正在做的事情去運用它、發展它,在實踐中形成具有中國特色、時代特色的思想理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無論是在廣度還是深度上,理論創新的貢獻都是巨大的。從廣度上看,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涵蓋了黨和國家工作的各個方面各個領域,包括內政外交國防、改革發展穩定、治黨治國治軍等,幾乎在每個方面都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思想理論。從深度上看,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登高望遠,既立足國情,又面向世界,既始終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緊緊圍繞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生動實踐,既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把握當今世界發展大勢.進一步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升華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把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推進到新的階段。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智慧在當代中國實踐中的靈活運用和生動展開,是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集中體現。
三、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實踐意義
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跡”。中國從經濟瀕臨崩潰的邊緣,躍居到經濟總量世界第二,成為全球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和主要對外投資大國,成為“世界經濟的新引擎”,6.6億人口擺脫貧困達到溫飽甚至進入小康,實現了從低收入國家到中等偏上收入國家的歷史性跨越。同時也要清醒看到,中國眼下的問題和將要遇到的問題,也是復雜嚴峻的。一方面,中國用幾十年的時間走過了西方國家現代化發展幾百年的路;另一方面,中國幾十年積累起來的問題,也是人類社會現代化幾百年歷程所有問題的濃縮。應該說,中國的社會進步得益于這幾十年的快速發展,我們面臨的問題也來自于這幾十年的快速發展。早在20多年前,鄧小平同志就曾指出:“發展起來以后的問題一點不比不發展時少。”現在,我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和體會應該說更深刻了,發展是硬道理,但僅憑經濟發展并不能解決一切問題。而且隨著發展的進程還會出現新的問題,這些問題比不發展的問題更復雜。近幾年我們愈發感到,人們的要求越來越高了。廣大人民群眾對生活的愿景已大大不同于以往。有社會心理調查顯示,人們期待經濟更有活力,生活更有保障,權益得到更好維護,政府更加高效,社會更加和諧,生態環境更加美好。從我國發展來看,現階段我國面臨著“中等收入陷阱”“塔西佗陷阱”“修昔底德陷阱”等風險。面對這樣的歷史條件,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統一,審時度勢,高瞻遠矚,沉著應對,以高超的戰略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底線思維,提出了一整套具有戰略性、前瞻性、針對性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為我們破解發展難題、贏得發展主動和優勢,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
四、把握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世界意義
近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大幅提升,“中國故事”“中國奇跡”“中國道路”日益成為國際社會熱議的話題。現在,中國的發展理念、政策走向,甚至中國領導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都可能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產生重要影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所展現出來的思想風范和實踐力量,樹立了中國共產黨在世界的良好形象,提升了社會主義中國的大國形象。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中許多關于全球治理的重要思想、重要主張,比如,中國提出的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樹立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實施“一帶一路”規劃,推動形成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氣候治理體系,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攜手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各種挑戰,在國際社會得到廣泛認同。在2016年G20峰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針對世界經濟開出5個方面標本兼治、綜合施策的“藥方”,提出促進繁榮穩定4個方面的大方向,包括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結構性改革等重要理念,不僅寫入了會議公報,而且得到了各個國家包括一些發達國家的廣泛認同和熱烈響應。
總之,隨著中國的影響越來越大,國際社會迫切需要關注中國的發展走向,了解中國領導人的治國理念和執政方略。這也充分說明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思想、重要講話和人格魅力產生了世界影響,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