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就業,2016年城鎮新增就業達到1300多萬人。從2012年黨的十八大以后,累計創造就業達到6524萬人,這是了不起的最大政績。奧巴馬的國情咨文講到,“我們現在處于私營部門連續創造就業機會最長的一段時期中。我們創造了逾1400萬個新的就業崗位;這是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就業增長最為強勁的兩年;失業率下降了一半。”我們在過去一段時間,在全球低迷,失業人數增至2億人的大背景下,在中國什么概念呢?2012-2016年中國城鎮新增就業是美國的4.66倍,當然我們人口也相當于美國的四倍之多。
我們可以體會一下,李克強總理這句話:“作為13億人口發展中大國,就業比較充分十分不易。”我們認為,能不能實現就業比較充分,即失業率小于5%,是最重要的國家治理指標之一。我們可以看出前面的數據,包括G20,很多國家就沒有辦法實現失業率的下降。而中國不僅提出了失業率要控制在4.5%以內,而且關鍵在全世界獨一無二提出在城鎮地區新增就業崗位這個最難實現的指標,這是和我們中國基本國情是非常相關的最重要的指標。
2、結構調整取得標志性進展
經濟結構調整取得了標志性的進展,特別是消費起到了帶動作用。在全世界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世界消費增長率平均數是2.4%,而中國是10%。中國的經濟增長率(6.7%)實際上相當于世界平均增長率(3.1%)兩倍之多,但中國消費增長率則相當于世界平均增長率的四倍之多。從消費的視角才能夠真正衡量一個經濟發展的真正動力。
2016年上半年,服務業成為我國第一大產業,占GDP比重上升到51.6%。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較快增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增強,糧食再獲豐收,糧食產量創下史上最高、世界第一的記錄,農業生產能力,特別是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的提高。由于供求關系,糧食和谷物的產量,比上年還有所下降,分別從2015年的6.21億噸下降至6.16億噸,從5.72億噸下降至5.65億噸。
3、基礎設施水平全面躍升
基礎設施支撐能力持續提升。高速鐵路投產里程超過1900公里,總里程超過2.2萬公里,新建改建高速公路6700多公里,總里程超過13萬公里,新建農村公路29萬公里。城市軌道交通、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加快。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21項。新增第四代移動通信用戶3.4億戶、光纜線路550多萬公里,中國是世界上光纜通訊線路長度最高的國家,突破3000萬公里(2016年為3041萬公里),相當于2010年的3倍之多。
4、科技創新實現重大突破
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大幅提升,科技創新取得重大進展。國家已經啟動了“十三五”規劃所提出的國家“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重大工程”,是“十五加一”: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深海空間站;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機;腦科學與類腦研究;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深空探測及空間飛行器在軌服務與維護系統。種業自主創新;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智能電網;天地一體化信息系統;大數據;智能制造和機器人;重點新材料研發及應用;京津冀環境綜合治理;健康保障。人工智能2.0,這是新加入的重大項目。戰略目標很清楚,就是在這些領域成為世界創新者、引領者。其中量子通信、智能電網等已經走在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