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各民族團結的共同政治思想基礎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代表團的重要講話
作者: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成員、教務長 李道湘
3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新疆代表團參加審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從講話中,我們深刻感受到習總書記對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的殷切期待,更領會到總書記對實現民族團結、構筑共同政治思想基礎的精辟論述。
習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一部中華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團結凝聚、共同奮進的歷史。這就告訴我們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是如何凝聚而成的。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曾受過無數來自內部的矛盾與沖突和來自外部的挑戰與威脅,特別是近代以來,外國侵略者的踐踏蹂躪使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但中華民族卻一次次戰勝災難,一次次渡過難關,使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以不斷鞏固和發展,歷經千百年的交流融合,使得各民族難分難解,終于形成由56個民族共同組成的血脈相連、休戚與共、團結進步的中華大家庭,共同的歷史記憶和共同的奮斗歷程筑就了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的思想和情感基礎。
習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民族團結是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線,是新疆發展進步的根本基石,也是13億多中國人的共同意志。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這在新疆等民族地區已經成為各民族人民的最大共識。習總書記還指出,新疆的問題,最難最長遠的還是民族團結問題。民族分裂勢力越是企圖破壞民族團結,我們越要加強民族團結,筑牢各族人民共同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的鋼鐵長城。要堅定不移堅持黨的民族政策、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因此,我們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像石榴仔那樣緊緊抱在一起。中華民族之所以能綿延五千年而命脈不絕,之所以能在遭受數次劫難之后重整河山、屹立不倒,就是因為各民族能像石榴籽那樣始終緊緊抱在一起。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我們更應該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
習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高舉各民族大團結旗幟,引導各族群眾增強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這“五個認同”是各民族團結的共同思想基礎,是鞏固生命線和強基固本的政治基礎。對偉大祖國的認同首先表現為愛國。中華民族的愛國情,表現為對故鄉、親人的眷戀,對祖先的崇敬;表現為對祖國壯麗河山的依戀;表現為對祖國歷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的鐘愛。愛國主義始終是把中華民族堅強團結在一起的精神力量。對中華民族的認同首先表現為對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的認同,大力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核心要務。在我國這樣一個多民族國家,只有56個民族成員都擁護并且認同中華民族意識,社會才能穩定和諧,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對中華文化的認同首先表現為對多元一體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更持久、更深厚、更廣泛的認同。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之所以如此強大,就在于中華民族對自己民族的核心價值的強烈認同。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表現為對中國共產黨理想目標的認同,是中國共產黨在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急時刻帶領中國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走向新生活。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歷史的選擇、時代的選擇、人民的選擇。
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表現為對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歷史必然的認同。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選擇。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才能發展中國,已成為各族人民的共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90多年奮斗、創造、積累的偉大成就,是中國人民從一個勝利走向下一個勝利的精神指南。今天全國各民族都應該自覺增強“五個認同”,團結奮斗,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