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問題加載中,請稍候。
若長時間無響應,請刷新本頁面
作者: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 葉小文
每年兩會,習近平總書記“下團組”的講話,總是備受矚目。他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傾聽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意見。結合總書記治國理政的重要思考,一些重要的信息,會首先從他“下團組”的講話中釋放出來。
比如“三嚴三實”的要求,是2014年3月9日,總書記在安徽代表團參加審議時首次提出的。“親”“清”政商關系的提法,是2016年3月4日,他看望民建、工商聯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提出。
葉小文,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曾任國家宗教事務局局長、黨組書記,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第一副院長(正部長級)。是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十六、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第九、十、十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常務委員會委員。著有《多視角看社會問題》、《化對抗為對話》、《把中國宗教的真實情況告訴美國人民》等。 在國內核心期刊上發表各種文章百余篇。
這次,習近平主席在3月4日下午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的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委員時,就知識分子問題作了重要講話。這也是他一直縈繞于心、念念不忘的重大問題。大家記得,去年五四青年節前夕,在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上,他就曾系統地闡述過知識分子的問題。
對于這次講話精神,可從三個方面重點把握。
一
偉大的事業,決定了我們更加需要知識和知識分子,更加需要知識分子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多作貢獻。知識分子,顧名思義,就是文化水平較高、知識儲備較豐富的人,其中不少是學有所長、術有專攻,在某個領域、某個方面的行家專家。知識分子對知識、對技術掌握得比較多,對自然、對社會理解得比較深,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推動社會文明進步中能夠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我們黨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的90多年歷程中,廣大知識分子為黨和人民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勛。我國廣大知識分子是社會的精英、國家的棟梁、人民的驕傲,也是國家的寶貴財富。
伴隨著黨和人民事業的不斷發展,我國知識分子隊伍越來越大,遍布社會各個領域。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節點,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必須不斷推進理論、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創新,知識分子的重要作用更加凸顯。全社會都要關心知識分子、尊重知識分子,營造尊重知識、尊重知識分子的良好社會氛圍。要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廣開進賢之路,把各方面知識分子凝聚起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二
天下為公、擔當道義,是廣大知識分子應有的情懷。我國知識分子歷來有濃厚的家國情懷、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當老師,就要心無旁騖,甘守三尺講臺,“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做研究,就要甘于寂寞,或是皓首窮經,或是扎根實驗室,“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
搞創作,就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思想,深入實踐、深入群眾、深入生活,努力創作出人民群眾喜愛的精品力作。
我國廣大知識分子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舍我其誰的責任感,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刻苦鉆研、勤奮工作,積極投身創新發展實踐,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緊緊圍繞經濟競爭力的核心關鍵、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國家安全的重大挑戰,不斷增加知識積累、不斷強化創新意識、不斷提升創新能力、不斷攀登創新高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三
要為廣大知識分子工作學習創造更好條件,加快形成有利于知識分子干事業的體制機制,遵循知識分子工作特點和規律,讓知識分子把更多精力集中于本職工作,把自己的才華和能量充分釋放出來。就要解決其中一個重要問題——知識分子工作要善于“畫出最大同心圓”。
首先,把政治同心圓守住。廣大知識分子自覺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范,堅持國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終胸懷大局、心有大我,始終堅守正道、追求真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日常生活做起,身體力行帶動全社會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其次,把包容的半徑拉長。知識分子有思想、有主見、有責任,愿意對一些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要充分信任知識分子,重要工作和重大決策要征求知識分子意見和建議。對來自知識分子的意見和批評,只要出發點是好的,就要熱忱歡迎,對的就積極采納。即使個別意見有偏差、有錯誤,也要多一些包涵、多一些寬容。不要一下子把人看死了,更不要回避他們、排斥他們。各級領導干部要善于同知識分子打交道,做知識分子的摯友、諍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