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軍地合力扶貧 續寫魚水新篇

2017-02-28 22:30 來源:人民日報  我有話說
2017-02-28 22:30:24來源:人民日報作者:責任編輯:石依諾

  作者:盧曉琳

  “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3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給老人留下了。”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主席曾引用這個發生在紅軍長征途中的“半條被子”的故事講述軍民魚水情深。光陰流逝,歲月靜好,人民子弟兵心系困難群眾的初心從未改變,在脫貧攻堅這個“特殊戰場”上,部隊官兵用真情和行動續寫著人民軍隊愛人民為人民的魚水情新篇。

  2016年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首戰之年。去年3月,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印發《關于軍隊參與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意見》,對全軍和武警部隊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作出部署。前進的號角已經吹響,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軍委機關和各大單位部隊帶頭做好定點扶貧工作,截至2016年底全軍和武警部隊確定結對幫扶2000多個貧困村,駐貧困地區旅團單位普遍落實1至2個扶貧項目。

  因村施策,因戶施法

  扶貧靶向更精準

  “感謝親人解放軍,為我提供種植技術培訓,這一年我的紅棗產量大大提高!”年前,新疆和田市罕艾日克鎮巴勒瑪斯村村民買吐松·依民專門來到新疆軍區某機步團表示感謝。讓困難群眾增強致富能力的就是該團采取的“菜單式”精準幫扶,即為巴勒瑪斯村每個貧困家庭量身定制增收計劃。

  該團定點幫扶的巴勒瑪斯村地處沙漠邊緣,土地貧瘠,村民種植管理水平落后,農作物和果樹產量低,全村共有70多戶貧困戶。以前該團多是逢年節對村民進行慰問,給錢給物雖能暫時緩解貧困戶的生活困難,但解決不了貧困的“病根”。“要改變這種流于形式的扶貧方法,必須要因戶而異制訂精準扶貧計劃,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該團領導在去年初的扶貧工作會議上達成這一共識。

  通過深入村戶,幫助村民查找貧困根源,制訂幫扶計劃,該團官兵針對村民提出的發展養殖業、種植果樹、經商、外出務工等致富愿望,根據每個貧困戶的不同情況精準制訂幫扶方式,指定一名干部掛鉤幫扶一個貧困戶,并為貧困戶建立幫建信息卡。此外,成立督導小組,部隊黨委常委分頭跟蹤工作落實情況,及時接收村民反饋,使扶貧工作形成閉合回路,保證了扶貧措施精準有效。

  精準定位,“定點滴灌”,確保了扶貧扶到點上。“我一直想開一間雜貨店,可是啟動資金不足,與我掛鉤幫建的干部阿迪力江幫我申請了發展資金,小店很快開起來,今年家里收入比去年增加了不少!”提起自己的經歷,村民阿卜杜米力克·尼克木笑容滿面地說。如今,每戶村民都有自主致富的途徑,巴勒瑪斯村正逐步走出貧困。

  “過去扶貧習慣‘撒胡椒面兒’,人人有份,看似公平,卻往往石沉大海。”陸軍第38集團軍某機步師政委黃緒鴻告訴記者,部隊通過建立村民扶貧檔案的方法,真正解決了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的問題。三年來,該師先后12次召開專題研究會,22次組織進村進戶實地調研,走遍河北省阜平縣大臺鄉所屬的9個行政村,累計走訪貧困戶300余戶。就這樣,點穴到位,找準了“輸血”動脈。從承擔水、電、路、網等脫貧發展必需的基礎設施建設,到對有發展潛力的貧困家庭找項目、定規劃、送上啟動資金,再到協調地方將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納入低保范圍,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的轉變,實現了精準扶貧“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醫療扶貧,長遠幫帶

  留下不走的醫療隊

  “到崗巴縣的第三天,感冒還沒有好,嘴唇發紫,與家里視頻時怕把家人嚇到,一直用手捂著嘴說話。雖然身體不適,但想到可以把先進的醫療技術帶給藏族同胞,我覺得渾身都充滿干勁!”“今天深入藏區義診,有一位藏族老大爺連聲感謝我們幫助藏區人民消除病痛,還邀請我去家里做客,要送給我自家種的馬鈴薯……讓我對自己作為一名黨員、一名軍醫的身份感到了一種無上榮光。” ……翻開解放軍昆明總醫院特診科醫生龍海的工作日記,其中記錄著他隨醫院醫療隊赴平均海拔4700米的西藏崗巴縣開展健康扶貧的點滴故事,藏區人民的信任與感激讓讀者為之動容。

  為了幫助貧困地區群眾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軍隊醫院積極參與對口幫扶和醫療援助,去年以來,確定了87家軍隊和武警部隊醫院對口幫扶貧困縣縣級醫院113所。按照軍地有關部門聯合制定的《關于加強三級醫院對口幫扶貧困縣縣級醫院的工作方案》要求,幫扶任務從2016年持續至2020年,軍地三級醫院主要承擔幫助受援醫院提升臨床專科服務能力、培養合格專業人才、顯著提高管理水平等6項任務。

  在我國西藏、青海等部分牧區多發一種傳染病——包蟲病,包蟲可在人體內存活很多年,有的蟲囊有拳頭大小,被稱為“蟲癌”,對人的生命健康存在嚴重危害。由于治療費用較高,不少藏區群眾因包蟲病致貧返貧。解放軍302醫院作為全國最大、全軍唯一的傳染病醫院,是包蟲病貧困家庭救治首家愛心醫院,醫護人員深入藏區,以精湛醫術和醫者仁心醫治雪域高原藏族群眾的病痛。在海拔4380米的昂仁縣,302醫院醫療隊的專家不顧嚴重的高原反應為群眾篩查巡診,34歲的吉珍早前被查出有嚴重的包蟲病,但孩子處于哺乳期,她擔心會影響養育孩子,所以一直沒有手術。巡診的臧紅主任了解情況后耐心給她講解治療辦法,并協調將吉珍送到北京接受治療。47歲的石瓊玉珍兩年前查出得了包蟲病,但由于家庭困難一直沒有進行治療,現在體內的包蟲囊已經壓迫到了肝門血管和膽管。醫療隊專門送來慰問品和慰問金,并決定近期為她手術。

  近年來,僅藏區貧困家庭包蟲病患者救助行動,302醫院就派出專家篩查1478人,確診308人。在302醫院肝膽外科病房,17歲的白馬赤列在肝包蟲術后恢復良好,“門巴,突及其,扎西德勒!”白馬赤列握著醫護人員的手說。這一句“謝謝大夫!吉祥如意!”是這個藏族少年對軍隊醫院深情大愛的銘感不忘。

  除了醫治患者,302醫院醫療隊還十分注重提高當地群眾疾病防控知識,走一路宣傳一路、普及一路。為了搞好技術傳幫帶,給當地留下一支“不走的醫療隊”,302醫院在西藏自治區第二人民醫院舉行了“包蟲病患者手術現場演示”活動,劉振文主任和醫療隊隊員共同為藏區幾名肝包蟲病患者進行了手術,將腹腔鏡下盆腔包蟲切除、腹腔包蟲切除等多項綜合手術技術進行了演示傳授。全國首家援藏包蟲病治療技術幫扶醫院——302醫院技術幫扶醫院在西藏自治區第二人民醫院舉行了揭牌儀式,同一天,中華慈善總會包蟲病治療中心也在這里成立。作為落實國家精準扶貧的實際舉措,對于提升藏區傳染病救治水平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讓包蟲病治療技術在高原“落地生根”。

  教育扶貧,持續發力

  扶貧更要扶智

  “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把人間的溫暖送到邊疆,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長,各族兒女歡聚一堂……”在西藏當雄縣完全小學與兵站部當雄泵站官兵組織的共建聯歡會上,藏族男孩旦增贊堆演唱的《天路》,感動了現場所有的人。

  旦增贊堆是當雄縣完全小學的一名學生,母親靠給別人放牧維持家庭生計。2014年,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懂事的旦增贊堆準備輟學。當雄泵站官兵得知情況后,主動將旦增贊堆一家列為重點幫扶對象,不但給旦增贊堆家捐款捐物,還幫他重返校園。

  “知識改變命運。”教育扶貧,助學興教,在困難群眾家庭鋪就了改變命運的潛力之路,升騰起一個個家庭未來的希望。

  脫貧最需要什么、群眾最盼望什么,部隊扶貧就做什么。多年來,陸軍青藏兵站部官兵接力投身藏區教育事業,先后援建和資助191所學校,讓2300名失學兒童重返校園,圓了孩子們的“求學夢”。前不久,從青海師范大學數學系畢業的藏族大學生拉毛才讓專程趕到兵站部,送來了錦旗和感謝信。當年,拉毛才讓為拿不出大學學費而發愁時,她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經兵站部政治部審核,她被列為資助對象,享受每年5000元的助學金。在感謝信中,拉毛才讓動情地寫道:“這些年多虧了解放軍叔叔的無私幫助,讓我搭上了圓夢的班車……”

  西部戰區陸軍機關成立后,他們接過原蘭州軍區機關的幫扶任務,突出科技幫扶和智力脫貧,投入50多萬元為甘肅會寧縣第一中學和寧夏隆德縣城關鎮峰臺小學建立了“云教室”和觸控一體化電腦教學系統。機關處以上領導干部采取“一對一”結對幫扶的方式,在西北民族大學開展捐資助學活動,軍以上領導干部每人每年出資5000元,幫扶1名特困生;師團職干部,每人每年出資3000元,幫扶1名貧困生。按照離任接替的原則,從大一開始,一幫就是四年,迄今已資助了101名特困和貧困學生完成大學學業。(盧曉琳)

[責任編輯:石依諾]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