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昌禹
25日,藏歷新年來臨之際,在拉薩當雄縣,寧中鄉麥靈村1組的牧民達娃達杰正在和家人一起準備年貨,幾個孩子在他身邊嬉戲打鬧……
在藏語里,當雄意為“挑選出來的草場”,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成就了當雄牦牛肉質細嫩、營養豐富。然而多年來牧民們的“單打獨斗”造成了產品的良莠不齊。
為保護“當雄牦牛肉”這一地理標志產品,當雄縣2015年免費為當雄所有的牦牛植入電子芯片耳標,其中包括牲畜戶主基本情況、牲畜健康狀況等信息。消費者可以掃描“身份證”,隨時追溯肉的來源、查驗肉的品質。
與此同時,當雄縣成立凈土產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自2015年以來投入4500萬余元從牧民手中收購了5841頭當雄牦牛進行集中深加工。
“好處太多了。”達娃達杰說,以前到拉薩賣牛肉,為了每天早上搶攤,從家里帶床褥子和被子,收攤后就在貨車旁打個地鋪將就睡。“每斤最多只能賣到27元。而且運氣不好時,寒冬露天打地鋪的日子至少要挨上個大半個月。”
“我們自己賣兩頭牦牛,平均一頭牦牛算300斤,拋開開銷,最終拿到手上也只有15000元左右的收入。”
“費用節約了,且輕松拿到那么多錢。”當雄凈土有限公司成立后,達娃達杰將牦牛肉送到村里的統一收購站。每斤牦牛肉如以高于市價平均6元計算,達娃達杰送兩頭300斤的牦牛,就能拿到19800元。
“以前,農牧民自己單打獨斗沒有聚合力,消耗大、賺得少。”凈土公司經理次仁旺堆介紹說,“現在我們集中收購,市價20多元一斤的牦牛肉我們以31元從牧民手中收購,使每頭牦牛為農牧民增收約1500元,像達娃達杰這樣受益的牧民達2000余戶。”
2017年,凈土公司計劃在當雄全縣收購1萬頭牦牛。“1.23萬平方公里的天然牧場是公司的‘加工廠’,5.43萬名牧民是公司的‘員工’。” 當雄縣委副書記、縣長其美次仁形象地打了個比方。
“怎么花賣完牦牛肉的錢,我們一家人商量好了:其中5000元誰也不能花,一部分作為孩子以后上大學的錢;一部分拿來應急用。”達娃達杰一臉喜氣……(李昌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