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央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寶艷園
中央政治局的民主生活會是黨的高級領導干部,履行自我監督職責的組織活動。2016年12月26日至27日召開的民主生活會,其主題是深入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中央政治局各位黨員率先示范,圍繞“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要求,重點對照《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自查自糾,為全黨如何開展自我檢查、批評和自我批評作出了表率。
十八大以來,中央政治局開了三次民主生活會,每次會議的背景和形式都不盡相同,但是主線可謂一以貫之:作風建設。古語云 “政者,正也”。“正”就是為政者強調作風建設。
什么是作風建設?作風是黨員在思想上、學習上、工作上、生活上所表現出來的精神態度和行為做派,體現出一個黨員的理想信念、政治品質、道德修養。每個黨員的作風都關系到黨的興衰成敗,特別是像我們擁有8000多萬的黨員的執政黨,作風建設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思想作風建設是黨的力量源泉。黨員要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在黨愛黨,對黨忠誠,堅守初心,永葆政治本色。同時,每個黨員都要自覺養成自律、自省的意識。自覺加強自我監督和對身邊人的約束。加強道德修養、規范自己的言行,倡導黨員要有錘煉黨性、砥礪品格,堅定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謀福利的理想信念。學習作風是黨理論上和政治上是否成熟的一個重要標志,關系到黨員素質、成長的重大問題。加強學風建設可以提升黨員的能力、更新觀念、集聚智慧、陶冶情操;生活作風是黨員生活態度和行為模式的體現。黨員要自覺加強黨性修養,遵紀守法、清正廉潔;工作作風是工作中體現出來的行為特點和一貫的行事風格。黨員要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習近平對中央政治局同志在作風建設上提出了明確要求:要“當政治上的明白人”;要以黨的基本路線為根本遵循;對黨忠誠必須純粹;要始終直通人民群眾;要繼續做堅持民主集中制典范;要首先做到敬畏、遵守紀律和規矩;要帶頭崇尚實干、狠抓落實;要勇于自我革命;要提高廉潔自律意識。
中國共產黨提倡作風建設是因為好的作風產生無窮的創造力,形成巨大的凝聚力,造就堅強的戰斗力。作風代表著黨的形象,影響著黨群關系。黨員只有做到身正守職,才能行為示范,為民之表率。黨員只有時刻用黨性歷練自己,處處用黨紀約束自己,切實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真正做到慎獨、慎微、慎始、慎終,才能“身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黨員正己而后方能正人。“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黨員做到行為率先垂范,則“得人心者得天下”。因此,作風建設是永恒的課題,是黨的根基、血脈、力量,決定著黨的事業生存與發展。
作風建設“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要“窮理以致知,反躬以實踐”。因此,黨員既要在認識上弄清道理,又要在行為上身體力行,達到“知行合一”。知必須關注行、連接到行、落實到行。如果知而不行,那還沒有達到 “真知”。知與行的統一,就要求把“知”的準則和規范與具體環境、黨員自身的境遇連接,把價值承諾落實在行動上,躬身踐行。好的決策,必須要付諸實踐。“四個意識”也不能只是空洞的口號,只停留在口頭表態上,要切實落實到行動中。要兌現諾言、堅定篤行。這是政治,也是品行。
全黨民主生活會的開展常態化、機制化,可以有助于黨的作風建設,有利于形成好的政治生態。在全黨范圍內由各級黨組織每年負責召開一次高質量的民主生活會,使黨內監督和自我監督職常態化;中央政治局做好“信號塔”和“標桿尺”,自上而下層層示范,使“深學、細照、篤行”機制化;派出督導組,把好征求意見、對照檢查、開好民主生活會的關口,保證民主生活會高質量,使黨的作風建設制度化。
“率先垂范,躬身踐行”應當成為每一位黨員的座右銘。中國共產黨全體黨員,如果能博學慎思明辨篤行,那么這樣的政黨就是不可戰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