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從“制度全覆蓋”邁向“人員全覆蓋”

2016-12-25 10:25 來源:經濟日報  我有話說
2016-12-25 10:25:56來源:經濟日報作者:責任編輯:賀梓秋

  作者:韓秉志

  在深化改革過程中,我國堅持制度創新、試點先行,逐步實現了保障制度從無到有、覆蓋范圍從小到大、保障水平由低到高、服務能力由弱到強,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保障道路。不過,要從較為粗略的“制度全覆蓋”向更加精準的“人員全覆蓋”轉變,仍然面臨諸多挑戰

  步入年底,隨著河南、山東等地全面啟動全民參保登記計劃,我國養老保障體系已進入從制度全覆蓋邁向人員全覆蓋的關鍵期。日前,國際社會保障協會將“國際社會保障協會社會保障杰出成就獎”授予中國,以表彰中國近年來在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工作中取得的卓越成就。

  衡量社會保障發展的目標主要有兩個:覆蓋人口和保障水平。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普遍性的養老金制度和全民醫保制度,社會保險覆蓋范圍從城鎮擴大到鄉村,從國有企業擴大到各類企業,從就業群體擴大到非就業群體,并持續不斷地提升養老金水平和醫保水平。從2005年起,連續12年大幅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分別達到80%和70%,醫保基金最高支付限額分別達職工年平均工資和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我國在社會保障改革與發展方面積累的“中國經驗”,為社保的全球普遍覆蓋提供了重要借鑒。

  縱觀我國社保擴大覆蓋面的過程,改革創新是關鍵詞。在深化改革過程中,我國堅持制度創新、試點先行,逐步實現了保障制度從無到有、覆蓋范圍從小到大、保障水平由低到高、服務能力由弱到強,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保障道路。比如,針對試點階段新農保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取得的顯著成績,2014年我國決定將新農保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合二為一,建立了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同樣,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也經歷了分設、發展、整合的過程。實踐證明,為不同類型人群制定適宜的社保擴面計劃,加以梯次推進的實施策略,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從公平性角度來講,我國距離人人享有社會保障的目標還有差距。目前正在實施的全民參保登記計劃,目標就是將剩下的1億多人納入基本養老保險,使社保制度公平地覆蓋到每一個人。不過,要從較為粗略的“制度全覆蓋”向更加精準的“人員全覆蓋”轉變,仍然面臨諸多挑戰。比如,當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經濟實體迅速涌現,靈活就業、網絡創業等新型就業人員數量不斷增加,但針對這部分群體的社保體系銜接還不夠通暢;隨著城鎮化進程不斷提速,勞動者在城鄉、產業、地域之間流動日益頻繁,社會保障公共服務面臨重大考驗;參保人的社會保障權益意識逐步增強,對公平享有社會保障、不斷提高保障水平、方便快捷獲得服務也有了更高、更多期盼。這些特征就要求政府部門持續創新工作方式,在現有制度安排基礎上,推進實現更加積極的社會保障政策。

  社會保險制度講求靈活性和包容性,從籌資機制到待遇給付都要有合理的安排。因此,實現社保擴大覆蓋面,合理的制度模式和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可持續發展仍至關重要。一方面,對于尚未參保人群,需要通過完善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參保政策,結合《勞動合同法》等法律的貫徹實施,加大政策執行力度、監察執法力度等多種手段擴大覆蓋面;另一方面,要建立社會保險待遇水平與繳費掛鉤的激勵約束機制,兼顧公平與效率,引導和鼓勵勞動者早繳費、多繳費、連續繳費和長期繳費。根據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提高社保待遇水平,適當縮小待遇差距,讓全民共享發展成果。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站。沉甸甸的“社會保障杰出成就獎”獎杯,是對我國社會保障政策符合本國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的最好詮釋,也是推動社會保障體系不斷發展的動力源泉。在未來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發展過程中,還要調動社會各方的積極性,形成共識,為2020年全面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共同努力。

[責任編輯:賀梓秋]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