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
【伍長南:建立工匠表彰制度,形成尊崇工匠的職業價值取向】
福建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伍長南認為,應在創新中弘揚“工匠精神”。一是要培育龍頭企業發展是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的主體。要引導更多的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培育一大批制造企業單項冠軍、“隱性冠軍”;要實施產業龍頭引領帶動行動,培育壯大一批關聯度大、主營業務突出、創新能力強、帶動能力強的產業龍頭。二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組織開展“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培養一批面向生產一線的實用工程人才、工程師和技能人才。建立工匠表彰制度,完善勞動、技術、技能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引導各地區建立優秀技能型人才重獎制度,加強對各類技能型工匠人才的政策支持,推動全社會形成尊崇工匠、爭做工匠和做好工匠的職業價值取向。
摘編自《福建日報》
【周大鵬:完善科創中心體制需要建立經驗積累和借鑒機制】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所周大鵬指出,完善科創中心體制機制,需要建立經驗積累和借鑒機制。在制定相關激勵政策時,既要重視對研發人員和團隊的激勵,又要重視建立個人與個人、團隊與團隊之間的經驗積累和借鑒機制。要采取措施促進科研成果的發布與共享,加快知識流動與知識傳承。事實上,一切從零開始搞研發的行為通常只會提高研發成本、增加產品的不確定性。創新的激勵機制應當注重引導從事創新活動的人員在已有成熟技術基礎上進行創新,綜合運用原始創新、模仿創新和開放式創新等多種創新路徑,避免每次都“重新發明一個輪子”的誤區。
摘編自《解放日報》
(光明網記者 趙偉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