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駟教授獲得臺灣大學物理學學士學位,后在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1981~1988年擔任佐治亞理工學院地球物理系主任, 1991~1993年創建并擔任佐治亞理工學院環境科學、技術和政策研究室主任。自2002年6月18日起,江家駟教授應北京大學之邀,負責籌建北京大學環境學院并任首任院長。
江家駟首先提到了目前人類社會正在走向“人類紀”,人類對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人口急劇增加、能源快速消耗,都給環境造成了極大壓力。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還有很多困難,技術發展、經費管理都存在很大爭議,要制定長遠的應對氣候變化規劃很難。對于CDM的發展前景,江老師認為,2012年《京都議定書》失效,之后的發展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再加上CDM項目投資回報周期長的特點,我國要建立專門的CDM氣候變化交易所尚需要一段時間。自2002年6月18日起,應北京大學之邀,負責籌建北京大學環境學院并任首任院長。環境基金理事長,東北亞可持續發展和地區安全研究中心聯合主任,著名環境科學專家。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獲得物理學博士。
曾擔任美國南部環境科學方面的首席專家,被美國佐治亞州政府聘為人類關系學會的副主席,擔任美國科學院“全球氣候變化(中國)”和“美國大氣管理30年審議”委員會委員,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負責人。
中西智庫的學術派專家,主講課程:《從全球視角把握低碳經濟的機遇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