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中全會出臺的《準則》和《黨內監督條例》兩個制度,深刻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在決勝全面小康社會征程上,從實際出發,聚焦突出問題,抓住問題要害,彌補制度短板,高瞻遠矚,審時度勢,進行吐故納新、自我革命、建章立制,創制完善制度體系,以刮骨療傷、壯士斷腕的魄力進行自我更新、自我凈化、自我提升、自我超越,以及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智慧。習近平總書記曾經以“七個有之”生動形象地概括了黨內政治生活存在的問題,抓住了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痛點、盲點、難點和關鍵點。六中全會出臺的兩個制度就是以強烈的問題意識,把脈問診這些疑難雜癥,并做到精準施策、靶向治療、對癥下藥、祛病強身而開出的治理藥方,具有很強的現實性、針對性、操作性與可行性,體現了強基固本、固根守魂、強身健體的政治智慧,體現了以精準思維治理理念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智慧。此外,六中全會推出的《準則》和《黨內監督條例》兩個制度,蘊涵著從嚴治黨、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完善監督體系的一系列方法論思想。例如,全面從嚴治黨首先要遵崇黨章這一總綱領;以上率下,從領導干部抓起;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其中最重要的是圍繞堅持黨的政治路線、思想路線、組織路線、群眾路線,堅持完善民主集中制,嚴格黨的組織生活等重點內容,集中解決好突出問題;堅持以規治黨,扎緊制度的籠子,強化監督,增強約束和制度保障,如此等等,既是從嚴治黨的實踐智慧,也是治國理政的戰略大智慧。它把新形勢下的全面從嚴治黨與黨的制度建設、社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緊密聯系起來;從制度建構、體制創新、政黨現代化與執政能力提升的戰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為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注入了強大動力,豐富了黨治國理政的精神智慧寶庫,開創了治國理政新局面。
政黨建設的中國方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到什么階段,黨的建設就要推進到什么階段。黨的建設事關全局,關系重大。黨的建設是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這些都說明了黨的建設的重要意義與價值。放眼世界,從各國政黨發展的現狀與趨勢來看,中國共產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遵循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思想路線進行獨立自主發展的一個政黨。它的執政方式、領導方式、建設方式與治理方式等都具有完全不同于西方政黨的特點與優勢。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通過健全完善的制度體系來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凈化政治生態,全面從嚴治黨,嚴格淬煉和鍛造自身,提升政黨能力與國家治理能力,把政黨建設提升到了制度化、法治化的科學化水平,開創了政黨治理的制度化、現代化新模式,并提出具有借鑒意義的中國方案。可見,六中全會提出的《準則》和《黨內監督條例》兩個制度,不僅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創新與突破,也為黨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有了制度體系的堅強支撐。它以中國話語、中國創造的鮮明黨建特色,為世界政黨建設、政黨治理現代化與政治制度文明提供了中國方案,奉獻了中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