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漢秋,男,1939年4月生,福建省福州市人,1960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大學畢業后在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等長期從事中國古典文學的研究和教學。中國《儒林外史》學會會長,中國關漢卿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民協節會委員會主任,中華母親節促進會創會會長,中華父親節促進會會長,第七屆至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致力于推進道德建設和建設中華節日體系。2004年起,以全國政協提案建議: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放假,教師節改在孔子誕辰日。
榮獲獎項
1989年個人的“古典小說戲曲多層次教學”獲首屆高等教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這是我國教育領域惟一一項等同于國家科技獎的國家級獎勵。
《儒林外史會校會評本》獲首屆(1978-1985年)安徽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儒林外史黃小田評本》獲首屆(1978-1986年)全國古籍優秀圖書二等獎。
參與執筆中宣部組編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讀本》,此書已獲2001年國家圖書獎。
1989年獲首屆安徽省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1992年起獲享國務院特殊津貼終身。
2007年獲文促會首屆“弘揚中華文化獎”。
2008年獲首屆“節慶中華獎——個人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