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問題加載中,請稍候。
若長時間無響應,請刷新本頁面
簡介
吳曼青,男,安徽桐城人,1965年8月生,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共中央候補委員,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總工程師,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院長,安徽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合肥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院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兼職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雷達探測技術專家組組長,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特聘教授、安徽省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人大代表。中共十七大、十八大代表,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
個人履歷
1983—1987年國防科學技術大學電子技術系本科生
1987—1990年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通信與電子系統專業研究生
1990—1995年原機械電子工業部(后為電子工業部)第三十八研究所總體部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
1995—1996年電子工業部第三十八研究所總體部副主任
1997—2001年信息產業部第三十八研究所副總工程師
(其間:1998年晉升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2001—2009年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所長、黨委委員,安徽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其間:2002年當選十七大代表,受聘總裝備部科技委兼職委員,入選“國防科技工業有突出貢獻專家”、“中央直接聯系專家”;2004年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9—2011年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所長、黨委委員,安徽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安徽博微長安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
(其間:2010年參加中央黨校井岡山干部學院院士專家班培訓)
2011—2012年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所長、黨委副書記,安徽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安徽博微長安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
(其間:2011年參加中央黨校延安干部學院院士專家班培訓;當選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常務委員會促進企業自主創新專門委員會委員;受聘總裝備部雷達探測技術專家組組長)
2012—2013年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總工程師,電子科學研究院(總體研究院)院長
(其間:2012年當選十八屆候補中央委員,參加中央黨校“兩委委員”培訓,中組部高層次專家國情研修班)
2013—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黨組成員、總工程師,電子科學研究院(總體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兼)
(其間:2013年受聘海軍第三屆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兼職委員,參加中央黨校浦東干部學院院士專家班培訓、中組部高層次專家國情研修班;2014年受聘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信息與控制領域預先研究專家組副組長,空軍建設發展顧問)
吳曼青同志是中共十七大、十八大代表,十八屆候補中央委員。中共安徽省第八次、九次黨代會主席團成員,安徽省第九屆、十屆、十一屆、十二屆人大代表。
人物貢獻
吳曼青為雷達探測技術專家。主要致力于我國雷達探測科技事業的發展與創新,是我國新體制、新概念綜合電子信息系統的積極探索者。他率先提出了“發射數字波束形成技術”的新概念,完成的試驗系統在世界上率先成功地進行了對實際目標的探測,填補了國內全數字化相控陣技術的空白。先后主持了十多項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的研究開發工作,并在雷達科技理論和工程實踐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特別是對我國雙(多)基地雷達、合成孔徑成像雷達、機載預警雷達、數字波束形成雷達、新一代數字化相控陣雷達的技術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使我國在這些領域的研究步入世界先進國家的行列。由中國雷達專家吳曼青團隊研制成功、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魂芯一號”使中國雷達數字系統有了“中國芯”,實現了重大跨越。
從一定意義上講,中國新型雷達系統可以稱之為“宇宙雷達”,可以完成對太空目標的監測。
十八大代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38研究所所長吳曼青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魂芯一號”將廣泛應用于物聯網、通訊、國防安全和公共安全等領域,其成功應用將打破國外高端數字信號處理芯片對中國高性能計算領域的壟斷。
據介紹,“魂芯一號”是高性能浮點32位數字信號處理器芯片,運算能力達每秒鐘300億次浮點運算或每秒鐘80億次浮點乘法累加運算,性能達到國際主流廠商主力產品性能的6倍以上。
運算能力超強的“魂芯一號”,體積卻是個“小不點”,僅比1元硬幣稍大一點。如果雷達裝備了這一小塊“秘密武器”,由于運算速度大大提高,電磁波探測能力會如虎添翼,芯片還能用于通信、儀器儀表、視頻監控等多個領域的信號處理。
2013年,吳曼青提出“信息系統國度”的概念,并由此揭開了相關理論研究的序幕。
吳曼青出生于1965年,31歲便獲得中國雷達學會最高獎“申仲義雷達獎”,32歲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36歲擔任國家一類骨干雷達研究所所長,44歲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個人榮譽
1.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3.獲得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獎
4.獲得,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