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教育信息的交互與引導
通過自媒體的應用,在傳播的內容和形式上進行大膽創新,這是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然要求。同樣的內容通過不同性質的載體來傳播,通過不同的平臺來展現。各種不同性質的載體和不同平臺之間能夠形成信息場,它們之間相互呼應,從而能夠大大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實效性。需要指出的是,無論什么平臺,都應強調平臺與受眾的互動交流。
任何一個大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渴望自己做出選擇,無論是對思想的選擇,還是對自己人生的選擇。作為高校的思政管理者重點要做好的就是選擇引導工作。簡單粗暴的灌輸和控制在自媒體時代都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我們必須讓學生“自己選擇”,尊重他們選擇的權利。為此,在信息源方面要選擇質量高又形式多樣的,既具人文性,又具可視性和體驗性的內容。注意針對不同的受眾進行信息分類,多渠道輸出信息。當然,提高大學生的媒介素養也是高校的分內工作之一。
注重教育信息的反饋和管理干預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要落到實處,首先就要想法設法讓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抵觸,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和重要性。一方面,高校要關心大學生亟需解決的思想和現實問題,多傾聽大學生的訴求,使得他們和主流意識形態的立場保持一致。另一方面,價值觀倡導者要言出必行,做好榜樣。
教育從來就不應該是單向信息的輸出,因而,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方面,建立有效的反饋機制是非常有必要的。針對不同的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策略才能事半功倍。如針對不認同但踐行的,重點抓好內容呈現方式方面的創新;而針對既不認同又不踐行的,則需在教育內容和教育形式上都要下大功夫,內容要真實可信、有煽動力,形式要多樣,如采用大學生喜歡的動漫、微電影等形式。
思想不能放任自流,干預是常態,是必須的。就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而言,尤其需要加強技術干預和社會干預,通過努力把這兩種方式有機結合起來使用。技術干預主要通過傳播技術和技術監管的創新來實現。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如大數據的應用,對瞬息萬變的各種信息進行實時監控,實時把握輿情的走向,提前作出應對預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社會干預也很重要,需要政府、學校、家庭、大眾媒體合力才能達到效果最大化。
另外,對于大學生來說,他們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因此,加強高校人文社科的建設投入,大力支持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聯系密切的相關課程的建設,大力開展人文通識教育都是非常必要的。
隨著社會的進步,思想的多元化是常態,但無論哪一個國家其指導思想都是一元的。越是多元化的思想,越需要正確引導,越需要一個主旋律的存在。隨著自媒體的不斷涌現,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教育迎來了機遇,也面臨著挑戰。如何在自媒體對社會的影響越來越深的前提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化水平,這是每一個思政工作人員必須思考的問題,更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注:本文系三江學院教改基金項目“知識、能力、素質‘一體化’考試體系的設計與實踐”(項目編號:JY-B201449)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暴秋菊、張艷梅:《自媒體時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創新》,《教育與職業》,2014年第35期。
②丁凱、宋林澤:《自媒體視域下的高校宣傳教育網絡建設》,《教育研究》,2015年第4期。
③胡泊:《自媒體時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困境與對策》,《教育評論》,2016年第5期。
④王沁怡:《自媒體時代高校大宣傳格局的構建》,《思想政治課研究》,201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