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尊嚴師道、敦品礪行 宋代書院中的師道精神

2016-09-30 17:11 來源:人民論壇  我有話說
2016-09-30 17:11:14來源:人民論壇作者:責任編輯:康慧珍

  宋代書院是集講學、游歷山水名勝、師生唱和為一體的詩情樂感教育勝地

  作為聚學之所,讀書、講論自然是書院教學的中心活動。師徒平日以自修、相互討論為主,同時也定期、不定期地舉行師生會講。需要指出的是,以經典為話題的書院會講,并不同于現代大學知識本位的學術講座,它們總是關懷著“人生—文化”意義的生成,關聯著講習者的人生覺解和自我修行。對于很多書院人來說,講學已成為澄明思想、彼此印證、相互砥礪的生活方式,深刻觸動著人的靈魂。

  日常講論及會講,大都以經典話題為重要內容。煌煌140卷、數百萬言的《朱子語類》,不少內容就是這種師生講論的具體見證。其會講,有時還是以不同學派的宗師們相互交流、辯難的形式進行的,書院諸生也參與其中,著名的“鵝湖之會”就是如此。當時,陸九淵應朱熹之邀,講學于白鹿洞書院,講題為人們耳熟能詳的“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因切中時弊,朱子與諸生皆沉迷其中,深受震撼;雖值春寒未盡之時,朱子仍揮扇驅汗。正因如此,像朱子那樣的大師,才會癡迷于講學。他為官時經營書院,白天到官府辦公,夜間還乘船過江赴書院講學,竟至于“雖疾病支離,至諸生問辨,則脫然沉疴之去體。一日不講學,則惕然常以為憂”。岳麓、白鹿、麗澤等書院人才輩出,并成為不同地域文化的重要象征,顯然與大師們“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育精神密不可分。這也是章太炎極力表彰古代大師講學的重要理由。

  當然,書院師生之交往與活動并非完全局限于讀書、講論。游歷山水名勝,師友唱和、以詩為教,也是書院教育生活的另一道風景。東南三賢文集中,詩詞歌賦都占有很大篇幅,其中不少內容即是這一生活的生動見證,而朱子尤為突出。對于其奧妙與功用,朱子心知肚明,其詩曰:“析句分章功自少,吟風弄月興何長!從容詠嘆無今古,此樂從茲樂未央。”徜徉于山水名勝之中,那自然的和諧與節律扣動著生命的琴弦,消彌了物我、古今的分別,讓人們進入到與天地萬物共鳴、共舞之境域,興發著理學家們所孜孜以求的天人合一、美善相融的人生境界。

  其實,書院本身就是集山水名勝與人文景觀為一體,處處閃爍著詩情樂感的教育勝地。別的姑且不論,細品朱子的《武夷精舍雜詠并序》,其人文化成的意蘊即可一目了然。1183年,朱子于閩北名勝武夷山建立武夷精舍。朱子因山水之勢,起館堂亭榭,更對其給予精心命名:仁智堂(會講之所)、隱求齋(棲息之所)、止宿寮(延賓之所)、石門塢(因塢累石為院門)、觀善齋(學子群居之所)、寒棲館(以居同道)、晚對亭、鐵笛亭、釣磯(垂釣之所)、茶灶(煮水品茶之所)、漁艇。然后,朱子又為上述場所各題五言詩一首,以明其心志。所題仁智堂詩曰:“我慚仁智堂,偶自愛山水。蒼崖無古今,碧澗日千里。”其詩在山水與人文的相交相輝映中,表達了既仁且智、樂山樂水的儒者情懷。誠如朱子在序末所說:“若夫晦明昏旦之異候,風煙草木之殊態,以至于人物之相羊,猿鳥之吟嘯,則有一日之間恍惚萬變而不可窮者。”學子們置身其中,怎能不心曠神怡、欣然奮起?

  【參考文獻】

  ①[清]章太炎:《章太炎全集》(卷4),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②[日]內藤湖南:《中國史通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責任編輯:康慧珍]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