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梁靖
經濟全球化席卷我國的同時,意識形態領域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征,這對于馬克思主義終極價值和話語權的最終實現既有積極影響,也有一定的消極影響。當前我國已進入改革的深水區,要解決各個階層的利益訴求和矛盾,需要我國政府繼續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在當前形勢下探究并堅守馬克思主義的終極價值和話語權對于我國踐行馬克思主義思想意義重大。
馬克思主義終極價值與話語權
在中國堅守馬克思主義終極價值就要堅持以人為本。馬克思主義終極價值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馬克思主義以人民大眾、全人類的立場為根本,要求我們面對和人民大眾利益相關的問題時,要做到從人們的立場和利益出發。在我國踐行馬克思主義終極價值最突出的表現就是以人為本。在我國踐行馬克思主義終極價值應該具有怎樣的條件呢?筆者認為主要應有下面四點:一是以人為本要具有普適性,即能夠適應絕大多數人民群眾的需求,為絕大多數人民群眾帶來利益和好處;二是以人為本要具有綜合性,即馬克思主義終極價值需要能夠涵蓋和人民切身利益相關的各種具體價值;三是以人為本要具有可行性,當我們運用馬克思主義思想指導具體實踐時必須要權衡這一終極價值是否具有可行性和現實意義,能否和人民的最終利益相趨近;四是以人為本要具有無限性。終極價值不應該是階段性的,而應該是可以無盡的追求,而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要不斷縮短差距,拉近和終極價值之間的距離。
馬克思主義話語權。以人為本的馬克思主義話語權是廣大人民群眾最根本的權利,這點在我國的根本大法——《憲法》中有明顯的體現;以人為本的馬克思主義話語權是以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為出發點,從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的角度開展工作;以人為本的馬克思主義話語權是有一定限度的,實際上我們在實現大多數人的根本利益時必然會觸及或是傷害到其他一些階層的利益,所以馬克思主義話語權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其有一定的限度,并不是對所有人都適用。通過我國的發展歷程來看,馬克思主義話語權經歷了從解放人民到發展人民的一個變化過程,其最終都是將以人為本的思想貫穿馬克思主義話語權的始終。以人為本則處于馬克思主義話語權的核心。在馬克思主義話語權中國化的進程中,不管是解放人民還是發展人民都是對我們執政黨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的充分肯定,同時也從側面說明了當前馬克思主義話語權已經逐步富有理性和人文關懷的意味。
踐行馬克思主義終極價值和話語權遇到的問題
以人為本的馬克思主義終極價值實現過程中的問題。看一個社會的發展程度,不但要看其具體發展到什么階段,更要看處于社會當中的人發展到何種程度,具體包括人的素質、人與人的關系等。從這一角度看,以人為本的馬克思主義終極價值在實現過程中的問題可以歸結為以下三方面:一是態度不端正對馬克思主義終極價值的實現設置了一定的障礙。這既是一種躲避問題的具體體現,也是脫離人民群眾的表現;二是對馬克思主義終極價值的僵化、教條化理解。在這一錯誤認識下,當馬克思主義無法解決人民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時,就會對馬克思主義以人為本的終極價值的誤解與質疑;三是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運動化和庸俗化。
以人為本的馬克思主義話語權的實現中遇到的問題。由于我國當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建設工作仍很艱巨,從以人為本的馬克思主義話語權實現過程來看,主要存在下面幾點問題。一是西方話語霸權對我國馬克思主義話語權傳播進行打擊。一方面,西方一直以來極力鼓吹資本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鼓吹私有制的合理和合法性,這些都對馬克思主義話語權造成了一定的打擊。另一方面,西方國家針對我國改革開放中出現的問題大做文章,甚至將一些政府管理問題上升到社會制度和話語權等層面。二是多元化的社會思潮弱化了馬克思主義話語權。三是市場經濟所帶來的消極性對馬克思主義話語權的淡化。市場經濟有著自身的盲目性,而正是因為其自身帶有的盲目性使人民群眾出現了信仰和思想上的危機。市場經濟帶來的是以自我為中心以及趨利性,這也為道德失范、物欲膨脹等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另外市場經濟下利益群體多元化,利益分配不公等現象,也會導致群眾對執政黨的不信任,使得我國當前踐行的以人為本的馬克思主義話語權被淡化,進而無法發揮應有的規范作用。另外,以人為本的馬克思主義話語權在踐行過程中除了上述問題之外,還存在著民眾思想復雜化的削弱以及網絡負面效應擠壓兩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