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疆警察學院 楊莉莉
【摘要】多民族居住社區法治環境構建既是社區建設的重要內容,又是多民族社區健康發展的保障。各民族互相“嵌入式”發展是促進各民族相互交流、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
【關鍵詞】少數民族地區 “嵌入式” 法治環境 【中圖分類號】DF01 【文獻標識碼】A
法治環境是一個按照民主政治原則建立的國家政權,在其管轄的區域,實行法治,嚴格依法辦事所形成的社會信仰法律、崇尚法律權威的氛圍和社會依法治理的有序狀態。在一個良好的法治環境下,政府與公民個體皆依法辦事;法制完備,各種行為皆有法律可尋;爭議解決按照法律,由司法機關居中裁斷;社會各個方面依法而為,井然有序。法治環境可分為軟環境和硬環境。軟環境主要包括法治體系的架構、法治思維的養成、法治方式的運用、法治教育的普及、法治文化的弘揚、法律與道德的融和等內容。硬環境主要有法治服務設備、服務設施建構,治安防范設施、設備的架構、相應人員力量的配置,法治建設基礎投入(設備完善、隊伍資金)等內容。
所謂社區法治環境,是指社區依法自治、依法治理的有序狀態。雖然目前對于“嵌入式”多民族居住社區法治環境還未見有明確的定義,但筆者認為它是指國家在多民族聚居的地區,通過宏觀規劃、建設,使社區依據法律和制度進行治理,從而達到多民族融和、和諧有序。
“嵌入式”多民族居住社區法治環境的特點
以法治為引領,促進民族和諧?!扒度胧健倍嗝褡寰幼∩鐓^法治環境建構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各民族之間的交流,增進各民族之間的了解,加強各民族之間的融和,保障各民族之間和諧,最終達到多民族地區政治穩定、民族團結、經濟發展、文化進步的目標?!扒度胧健倍嗝褡迳鐓^居民通過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培育共同的法治思維,運用法治方式解決共居矛盾,融洽彼此關系。
重視差異,逐步推進?!扒度胧健倍嗝褡寰幼∩鐓^法治環境建構的方式不能搞“一刀切”,要區分新老社區,依其固有特點基礎上,區別對待。不同的社區,居民的熟識度不同。老社區的居民熟識度高,彼此了解信任。解決矛盾主要是運用經驗、調解的方法,法律手段運用的少,有威信、輩分高的老人能夠發揮調解的積極運用;新社區的居民彼此熟識度低,社區凝聚力差、離心力高,權威人士的認可度低,選擇法律作為解決糾紛工具的人多,法律意識強,但和諧度低。新老社區互相取長補短,老社區強化法治意識,保證既有剛性的法律底線,又有柔性的人情融合。
內涵豐富,形成體系?!扒度胧健倍嗝褡寰幼∩鐓^法治環境建構的內容是豐富、立體的,多種內容之間是相互關聯、環環相扣、相輔相成的,統一為共同發展發揮作用的系統。社區法治環境的形成,需要外環境即國家、社會法治環境的建設,以外促內,自身發力,內外結合。
持久發力,合力推進?!扒度胧健倍嗝褡寰幼∩鐓^法治環境建構是個長期的過程,不能急于求成。以新疆為例,2012年新疆南疆尤其是和田、喀什、阿克蘇、克州等四地區維吾爾族比例較高,尤其是和田、喀什兩地區分別達96.29%、91.58%。上述地區已接近單一民族的人口分布比例,給該地區“嵌入式”多民族居住社區建設造成較大困難。即便在同一地區不同社區之間也存在差異性,應根據實際情況,依照評價指標從法律和制度層面做好頂層設計、規劃,逐年、分階段進行建設推進。
構建“嵌入式”多民族居住社區法治環境的路徑
各民族互相“嵌入式”發展是促進各民族相互交流、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多民族居住社區法治環境構建既是社區建設的重要內容,又是多民族社區健康發展的保障。全面創新“嵌入式”多民族社區工作,在社區形成發展推進和諧法治的新局面。
一要由物質嵌入到精神嵌入。互嵌式社區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建設和精神環境建設。前者目標是民族混居、共同富裕,后者的目標是民族團結、文化認同。“建立民族互嵌式社會結構的內核是要構建 ‘三位一體’機制,即實行居住嵌入、加強社區文化建設和建立健全沖突協調機制。”“嵌入式”多民族社區主要表現在社區人群組成不是單一民族構成,而是由多民族共同組成,在共同居住的過程中,共同生活、交流、學習;在生活方式、風俗習慣、民族信仰方面相互尊重、相互影響;感情進一步融洽,形成互幫互助、誰也離不開誰的局面。在處理糾紛、判斷是非時,不以民族、信仰為基礎,而是以法律法規、公序良俗、一般道德為評判標準,形成共同的法律信仰、法律思維、法律素養。通過學法,普及法律常識,強化法治意識,使社區居民形成法律認同,達到精神層面的嵌入。